正确答案: C
多发性骨髓瘤
题目:患者,男性,45岁,骨盆骨折住院。X线检查发现多部位溶骨性病变。实验室检查:骨髓浆细胞占25%,血沉50mm/60min,血红蛋白为80g/L,尿本周蛋白阳性,血清蛋白电泳呈现M蛋白,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IgG8g/L、IgA12g/L、IgM0.2g/L。
解析:1.此患者可诊断多发性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X线检查可见溶骨性损害。溶骨性损害多见于颅骨、骨盆、脊柱、肋骨、股长骨和肱骨的近端。免疫学特征包括:①血清中有大量的M蛋白,IgG≥30g/L、IgA≥10g/L、IgM≥10g/L、IgD≥2.0g/L、IgE≥2.0g/L或尿中有本周蛋白(>2.0g/24h尿);②骨髓中有大量不成熟的浆细胞(>15%),组织活检证实有浆细胞瘤;③正常的Ig水平明显↓。本题中的患者IgA为12g/ L,大于10g/L。浆细胞为25%,大于15%。免疫学特征3项中具备2项即可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肝脏清除胆固醇的主要方式
在肝细胞内转变成胆汁酸
解析:胆汁酸的形成是肝清除胆固醇的主要方式,随胆汁排泄。
[单选题]下列哪一种物质不是在肝脏合成( )
免疫球蛋白
[单选题]用统计图示某地居民1989~1995年甲、乙、丙三种疾病的发病率(1/10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若用统计图示各种疾病的发病率随时间变化的速度,宜采用
半对数线图
[单选题]男孩患咽炎4周后,又患急性肾小球肾炎,最可能是
A群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Ⅲ型变态反应
解析:A群链球菌引起的Ⅲ型变态反应、结核分枝杆菌和伤寒沙门菌均可引起Ⅳ型变态反应。
[单选题]重症肌无力在损伤机制上属于
Ⅱ型超敏反应
[单选题]测量身高和体重指标所得的变量是
定量变量
[单选题]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用能增加其抗菌活性的是
舒巴坦
[单选题]适当的免疫抑制剂治疗可有效地降低下列哪种排斥反应的发生率
急性排斥反应
[单选题]在一腹膜炎患者腹腔引流液中分离出阴沟肠杆菌,药敏试验对头孢他啶敏感,用头孢他啶治疗4d后,仍高热,经培养仍为阴沟肠杆菌,但对头孢他啶耐药,最大可能是细菌产生了
AmpC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