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维生素C

题目:小白菜在烹调过程中最易损失的营养素为

解析:维生素A分子中有不饱和键,化学性质活泼。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或受紫外线照射而破坏失去生理作用,故维生素A的制剂应装在棕色瓶内避光保存。维生素C化学性质较活泼,遇热、碱和重金属离子容易分解,在烹调过程中最易损失,故选C。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不明显的是
  • 毛细血管壁增厚

  • 解析: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双肾弥漫性受累,病变进展较快。肉眼见肾脏体积增大、充血,故城大红肾;若表面和切面有多数出血点则称为蚤咬肾。镜下见肾小球体积增大,细胞数目增多,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并有少量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增生的细胞压迫毛细血管使之呈缺血状,毛细血管腔内可有血栓形成,毛细血管壁可发生纤维素样坏死,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肾小球囊和肾小管腔内可见蛋白质性渗出物和红细胞,引起临床蛋白尿和血尿,若以渗出为主称为渗出性肾小球肾炎,若以出血为主称为出血性肾小球肾炎,电镜下表现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肿胀,基底膜和上皮细胞间又驼峰状或小丘状致密物质沉淀,沉积物表面的上皮细胞组图多消失,免疫荧光检查有IgG、IgM和C3沉积。

  • [单选题]男,27岁。头晕1周,加重伴乏力、心悸、牙龈出血就诊。查体:BP165/105mmHg。血红蛋白69g/L,血肌酐879μmol/L,尿蛋白(++).尿红细胞2~3个/HP。B超示左肾8.9cm×48cm×4.2cm,右肾8.6cm×4.7cm×3.9cm,双肾皮质变薄。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 慢性肾小球肾炎(CKD5期)

  • 解析:患者有血尿,蛋白尿,肌酐非常高,考虑为肾功能不全,患者有头晕、乏力、心悸、牙龈出血等症状,且B超提示双肾皮质变薄,表明肾功能不全发生时间较长,出现了血液系统并发症。故考虑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病理分期:①肾功能代偿期血肌酐(Scr)在133~177μmol/L(2mg/dl)。相当于CKD2期。②肾功能不全期血肌酐(Scr)水平上升至177μmol/L(2mg/dl)以上,相当于CKD3期。③肾功能衰竭期Scr升至442μmol/L(5mg/dl)以上,相当于CKD4期。④尿毒症终末期Scr升至707μmol/L以上,相当于CKD5期。患者血肌酐879μmol/L。故为CKD5期。因此本题选C。

  • [单选题]某学者进行一项研究,在一次队列研究中,暴露组和非暴露组各500人,暴露组40人发病,非暴露组20人发病。相对危险度为
  • 2.0

  • 解析:相对危险度(RR)是反映暴露与发病(死亡)关联强度的最有用指标,分别代表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率。RR表明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RR值越大,表明暴露的效应越大,暴露与结局关联的强度越大。本题计算公式为(40/500)÷(20/500)=2.0。

  • [单选题]不符合病毒性心肌炎体征的是
  • 第一心音增强

  • 解析:病毒性心肌炎时常可见与体温升高不相符的心动过速;心肌收缩力下降严重时可有奔马律;累及心包时可出现心包摩擦音;心肌炎时容易出现异位起搏点兴奋性增高、折返环路等,因此常合并心律失常,以期前收缩最常见,故不选A、C、D、E。由于心肌收缩力下降,第一心音可明显减弱,故选B。

  • 推荐下载科目: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正高)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副高) 急救护理(副高) 中医耳鼻喉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7) 中医肛肠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7) 外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0)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麻醉科) 医学临床三基(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