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制定护理措施
题目:护理诊断指出护理方向,有利于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患者,女性,48岁。阑尾炎术后第二天,为预防术后肠粘连的最关键措施为
早期下床活动
解析:关于腹腔手术后,预防肠粘连的主要护理措施是早期下床活动,病人在手术后,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下床走动,并注意规律饮食和睡眠,忌食辛辣的东西,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粗纤维的食物,增加肠蠕动,减轻胃肠负担。故答案为D。
[单选题]骨质疏松患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
疼痛
解析: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
[单选题]某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在输液完毕后常规使用肝素液封管,但次日仍然发生导管堵塞。导致堵管的可能原因不包括
封管的肝素液浓度过高
解析:留置针最好选用肘正中静脉及贵要静脉等大静脉。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肢体应妥善固定,避免过度活动而致回血。每次输液前先抽回血,再用无菌的生理盐水冲管,防止将凝固的血栓推进血管,造成栓塞。一般留置3~5天,最好不超过7天。24小时连续输液者,应每天更换输液器。可增加留置针堵管的因素有: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高血压患者,留置针肢体活动过多或过少;封管液的剂量、浓度不足;封管操作不当,推注封管液速度过快,不能保证正压封管;输入高渗或刺激性药物后冲洗不彻底;留置时间过长等。
[单选题]患者,女性,26岁,烧伤后4周。护士判断其此时的烧伤临床分期是
修复期
解析:1.休克期烧伤48小时至72小时内易发生休克,此期称为休克期。体液渗出多自伤后2小时开始,6~8小时最快,36~48小时达高峰,然后逐渐吸收。烧伤面积愈大,体液丢失愈多,则休克出现愈早,且愈严重。2.感染期大面积烧伤极易发生感染,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血培养阳性)或创面脓毒症(血培养阴性)。感染贯穿于整个病程中,且常有三个高峰。早期败血症凶险,出现在烧伤后3~7天内。有效地抗休克,可减少早期暴发型败血症。中期败血症多出现在伤后2~4周焦痂分离脱落后,为烧伤感染的主要阶段。早切痂、早植皮,可降低中期脓毒败血症的发生。后期败血症多出现在烧伤1个月后,与创面长期不愈合、病人免疫力极度低下有关。积极改善全身情况,早期植皮,常可避免。应警惕烧伤败血症的发生。3.修复期烧伤后5~8天始至创面消灭,Ⅰ°~Ⅱ°烧伤能自行愈合,深广创面可因受感染而转化为Ⅲ°创面。Ⅲ°创面除早期切痂植皮,创面较大时必须待出现健康肉芽,才能植皮修复。深Ⅱ°和Ⅲ°创面愈合后可形成不同程度的瘢痕。预防:加强教育宣传,防患于未然。
[单选题]某产妇,28岁,孕1产0,妊娠29周。阴道有液体流出,在保胎治疗过程中,突发寒战、恶心、呕吐和气急等症状,继而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和发绀,进入昏迷状态,继而皮肤上出现血斑。应考虑为
羊水栓塞
解析:羊水栓塞发病迅猛,常来不及做许多实验室检查患者已经死亡,因此早期诊断极其重要。多数病例在发病时常首先出现一些前驱症状,如寒战、烦躁不安、咳嗽、气急、发绀、呕吐等症。如羊水侵入量极少,则症状较轻,有时可自行恢复,如羊水混浊或入量较多时相继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
[单选题]我国采用围生期Ⅰ,其概念可以界定为
自孕满28周至产后1周
[单选题]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局部缺血期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静息性疼痛
[单选题]孕妇,36岁,孕29周,因乘坐公交车受到挤压,出现下腹部突发性持续疼痛,无阴道流血。首先应考虑
腹部外伤导致胎盘早剥
解析:妊娠晚期,突然发生持续性腹痛,伴有或不伴有阴道出血是胎盘早剥的主要症状。此患者有腹部外伤史(挤压),应首先考虑为腹部外伤导致胎盘剥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