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发生ADCC
题目: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免疫效应
解析:细胞免疫是抗肿瘤免疫的重要机制,参与抗肿瘤免疫的细胞主要有:T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DC)等。1.T细胞T细胞应答是控制肿瘤生长发育的最重要的宿主应答。参与抗肿瘤免疫的两类T细胞亚群:(1)CD8+细胞毒性T细胞(CTL),受MHC-I类抗原限制。(2)CD4+辅助性T细胞(TH0),受MHC-Ⅱ类抗原限制。(3)CD8+CTL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①通过其抗原受体识别肿瘤细胞上的特异性抗原,并在Th细胞的辅助下活化后直接杀伤肿瘤细胞;②活化的CTL可分泌淋巴因子如γ干扰素、淋巴毒素等间接地杀伤肿瘤细胞。CD4+T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产生淋巴因子增强CTL的功能,激活巨噬细胞或其他APC,产生肿瘤坏死因子发挥溶瘤作用。2.NK细胞(1)具有广谱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2)无肿瘤特异性和MHC限制性。(3)直接杀伤肿瘤细胞。(4)通过ADCC作用杀伤IgG包裹的肿瘤细胞。(5)NK细胞杀伤肿瘤的能力可被细胞因子所增强,包括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2.(6)是一类在肿瘤早期起作用的效应细胞,是机体抗肿瘤的第一道防线。LAK细胞:外周血淋巴细胞在IL-2存在下,经4~5天培养后,诱导出的一种新的杀伤细胞,具有广谱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3.巨噬细胞(1)作为抗原提呈细胞;(2)杀伤肿瘤效应细胞;(3)巨噬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4)活化的巨噬细胞与肿瘤细胞结合后,通过释放溶解细胞酶直接杀伤肿瘤细胞;(5)处理和呈递肿瘤抗原,激活T细胞以产生特异性抗肿瘤细胞免疫应答;(6)巨噬细胞表面上有Fc受体,可通过特异性抗体介导ADCC效应杀伤肿瘤细胞;(7)活化的巨噬细胞可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等细胞毒性因子间接杀伤肿瘤细胞。4.树突状细胞:是一类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其极强的抗原提呈作用,辅助T、B细胞参与特异性杀伤肿瘤的过程。抗病毒、引起同种移植物的排斥。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中不属于免疫缺陷病共同特点的是
常患心血管病
解析:①对各种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加。患者可出现严重的、持续的反复感染。一般体液免疫缺陷、吞噬细胞缺陷、补体缺陷者易发生化脓性细菌感染,而细胞免疫缺陷者易发生病毒、真菌、胞内寄生菌和原虫等细胞内感染。②易发生恶性肿瘤。尤其是细胞免疫缺陷病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比同龄正常人群高100~300倍。③易并发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患者并发自身免疫病的概率可高达14%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以并发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较多见。④遗传倾向性。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大多有遗传倾向,其中1/3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5为X性联隐性遗传。
[单选题]能够引起周围神经炎的药物是
异烟肼
解析:异烟肼治疗量时不良反应少而轻,偶见周围神经炎,表现为四肢麻木感、烧灼感、针刺样痛。利福平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刺激症状,恶心、厌食。吡嗪酰胺对肝脏毒性较大。卡那霉素主要不良反应为第8对脑神经损害,表现为眩晕、耳鸣、耳聋。阿昔洛韦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注射部位的炎症或静脉炎,皮肤瘙痒或荨麻疹、皮疹等。故选B。
[单选题]关于食管的描述正确的是
食管可分为颈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
解析:此题超纲。食管管径不均一,有生理弯曲,一般为关闭状态,食管胸段最长,不只是平滑肌,还有黏膜等。
[单选题]新生儿溶血病最常见的是
ABO血型不合
解析:首先,新生儿溶血病的定义为由于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ABO、MN、Rh血型不合性溶血属于此类。其中ABO溶血最为常见,约占85%;Rh溶血次之,约15%;MIV溶血极为少见,约占0.1%。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又名蚕豆病,为红细胞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所致,患者平时无症状,在感染、缺氧、应用某些药物、食用蚕豆等情况时出现的急性血管内溶血,表现为黄疸,肝、脾大。一般1周后自限。而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是由于编码红细胞膜的基因出现缺陷,使红细胞由双凹圆盘形变为球形,经过脾时易被破坏而出现贫血,黄疸,肝、脾大,一般婴儿或幼儿期确诊。可见A、B选项均不符合新生儿溶血病的定义,故选E。
[单选题]应激性溃疡发病基础不包括
慢性胃炎
解析:应激性溃疡是人体应激时产生的,故不包括慢性胃炎。
[单选题]治疗脑水肿的首选药物是
甘露醇
解析:此题是简单应用题,考查考生对治疗脑水肿的首选药物的应用情况。脱水药静注后不易从毛细血管渗入组织,能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使组织间液向血浆转移而产生组织脱水作用,可降低颅内压。甘露醇作为脱水药,是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的安全有效的首选药物。螺内酯、氢氯噻嗪、氨苯蝶啶和呋塞米均为一般利尿剂,常用于治疗水肿,但治疗脑水肿的效果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