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常合并卵巢滤泡囊肿

题目:绒毛膜癌临床和声像图表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解析:绒毛膜上皮癌病灶区回声增强,呈蜂窝状或海绵状,有一侧或双侧卵巢黄素囊肿。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免疫荧光法显示IgG和C3沿毛细血管壁呈线形荧光者主要是
  •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 解析:由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基底膜所引起的肾炎为颗粒状荧光,如急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小球肾炎;由抗基底膜抗体沉积所引起的肾炎,为均匀的、连续的线形荧光;而新月体肾炎既有颗粒状又有线形荧光;轻微病变型基底膜正常,无免疫复合物沉积,故无荧光。

  • [单选题]胆囊病变影像学常规检查方法是
  • 超声显像


  • [单选题]用频谱多普勒测肺动脉高压的肺动脉血流有什么特点
  • 血流加速时间及射血时间缩短(AT、ET),射血前时间延长(PEP)

  • 解析:肺动脉高压时的肺动脉血流加速时间缩短(AT),射血时间缩短(ET),射血前时间延长(PEP)。

  • [单选题]下列中除哪一项外其余均为良性肿块:
  • 血肿

  • 解析:血肿为含液性病变,血管瘤、错构瘤、肝细胞瘤为良性肿块,正确答案为B。

  • [单选题]布加氏综合征声像图特点: ①下腔静脉阻塞段管腔呈膜状、筛孔状或闭锁状狭窄梗阻 ②下腔静脉管腔狭窄或闭锁,病变段远侧扩张、搏动消失 ③下腔静脉管腔狭窄,多普勒呈高速血流,流速>1.5m/s ④下腔静脉管腔闭锁,多普勒无血流信号,远段可见血液反流 ⑤下腔静脉管腔狭窄、闭锁,肝静脉间交通支形成 ⑥下腔静脉管腔狭窄、闭锁,肝大,以尾状叶明显,晚期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 以上各项均是

  • 解析:布加氏综合征超声表现:(1)下腔静脉和(或)肝静脉狭窄、闭塞:①隔膜常位于下腔静脉近右心房处或肝静脉开口处,呈薄膜状,有的合并纤维化、钙化而探及强回声,有的回声较低而不易显示。隔膜近心端血流紊乱,常探及高速射流。②血栓或癌栓:管腔内见实性低或中强回声,血流充盈缺损。③外压性:静脉受压变窄甚至闭塞,邻近见肿物回声。梗阻远心端静脉血流缓慢、方向逆转或频谱平坦。(2)侧支循环形成:①肝静脉之间交通支血流是从回流受阻的肝静脉流向不受阻的肝静脉或肝右下静脉,频谱常为带状;②阻塞的肝静脉血流通过包膜下静脉与体循环静脉相交通,表现为肝周和包膜下静脉扩张;③第三肝门开放;④以门静脉分支作为侧支循环,表现为门静脉血流减慢,甚至出现双向血流和反流以及脐旁静脉开放。(3)肝改变:急性或亚急性期,呈淤血肝大表现,尤以尾状叶增大为主;晚期呈肝硬化表现。

  • [单选题]患者,女,24岁,发热15天,超声心动图示二尖瓣回声增强增厚,可见絮状稍强回声光团附着,收缩期二尖瓣上可见数条反流束,诊断为
  • 感染性心内膜炎

  • 解析:感染性心内膜炎指因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直接感染而产生心瓣膜或心室壁内膜的炎症,其典型的临床表现有发热、心脏杂音、贫血、栓塞、皮肤损害、脾大和血培养阳性等。患者有发热史,超声示二尖瓣增强增厚,有赘生物形成,并且导致二尖瓣穿孔,故考虑感染性心内膜炎。

  • [单选题]患者,女性,33岁,因子宫体部肌层内3cm子宫肌瘤复查,其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图像特征为
  • 肌瘤周围显示血流,呈环状或半环状

  • 解析:子宫肌瘤是由于子宫平滑肌及少量纤维组织组成,周围有被压缩的肌纤维和结缔组织束组成的假包膜,假包膜与肌瘤间有疏松的结缔组织。彩色多普勒典型表现为肌瘤周围见环状或半环状的血流信号。

  • [单选题]四神丸的主治是( )
  • 脾肾阳虚泄泻证


  • 推荐下载科目: 针灸学(正高) 康复医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正高) 小儿外科学(副高) 病理学(副高) 营养与食品卫生(副高) 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3) 职业卫生主治医师(代码:363) 口腔医学技术(中级)(代码:375) 辽宁省主管药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