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心脏骤停后电除颤的时间

题目:心室颤动患者心肺复苏成功与否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

解析:心肺复苏成功重要环节是心脏骤停后立刻建立人工循环机制,心脏骤停多数由心室颤动引起,实施除颤的速度是抢救室颤性心脏骤停成功的决定因素,心脏骤停时除颤开始时间越早,心肺复苏成功率越高,故选C。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申请人体器官移植手术患者排序原则
  • 应当符合医疗需要,遵循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

  • 解析:条例规定,申请人体器官移植手术患者的排序,应当符合医疗需要,遵循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订。   条例还规定,国家通过建立人体器官移植工作体系,开展人体器官捐献的宣传、推动工作,确定人体器官移植预约者名单,组织协调人体器官的使用。   国务院法制办和卫生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条例要求建立的人体器官移植工作体系,是由卫生主管部门、医疗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组成的。该体系除了开展人体器官捐献的宣传、推动工作外,还应当确定人体器官移植预约者名单,组织协调人体器官的使用,使捐献的人体器官能够被移植给最合适的接受人。

  • [单选题]计算预产期的方法是从末次月经
  • 第1天算起

  • 解析:妊娠时间通常以孕妇末次月经第1日计算,妊娠全过程约280日,以4周(28日)为一个妊娠月,共10个妊娠月。

  • [单选题]心脏病产妇胎儿娩出后应立即
  • 腹部放置沙袋

  • 解析:心脏病产妇,胎儿娩出后,产妇腹部放置沙袋,以防腹压骤降而诱发心力衰竭,A正确。要防止心力衰竭加重,可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宫缩素10~20U,禁用麦角新碱,以防静脉压增高,故D不正确。不宜再妊娠者,可在产后1周行绝育术,故E不正确。选A。

  • [单选题]慢性左心衰竭导致
  • 肺褐色硬化

  • 解析:长期的慢性左心衰竭和肺部淤血,会引起肺间质网状纤维胶原化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使肺质地变硬,加之大量含铁血黄素的沉积,形成肺褐色硬化。故选E。

  • [单选题]初产妇.23岁,妊娠39周。BP130/80mmHg,枕右前位,估计胎儿体重2800g,临产后10小时,宫缩逐渐减弱,胎膜已破,宫口开大7cm,胎头+2,胎心140次/分。此时恰当的处理措施是
  • 静脉滴注缩宫素

  • 解析:宫口开大7cm,此时为第一产程活跃期的最大加速期,产妇宫缩逐渐减弱,故应使用缩宫素催产。选择B。缩宫素(催产素)于胎肩娩出时、胎儿娩出时、胎盘娩出时均可使用,故可用于催产、引产及产后止血。用于催产时,剂量较小,常用缩宫素2.5U+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用于预防产后出血时,剂量较大,常于胎盘娩出后静脉滴注缩宫素20U+5%葡萄糖液500ml。

  • [单选题]中央型肺癌病变下列哪项不正确
  • 由段以下支气管发生

  • 解析:中央型肺癌系起自三级支气管以内的肺癌。病理组织分型发生于支气管的肺癌多数为鳞癌,也可为未分化癌,腺癌少见。

  • [单选题]下列哪项疾病所引起的胸腔积液不是漏出液
  • 系统性红斑狼疮

  • 解析:5个选项所列出的疾病在临床上都可以引起胸腔积液。胸腔积液产生的病因为: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如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等;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如胸膜炎症、结缔组织病、胸膜肿瘤等;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如低蛋白血症、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等;壁层胸膜淋巴引流障碍,如癌性淋巴管阻塞等;损伤所致的胸腔内出血,如主动脉夹层或主动脉瘤破裂、胸导管破裂等。漏出性胸腔积液主要病因是属于非炎症性疾病所致,所以选项A、B、C、D所列的疾病产生的胸腔积液都应为漏出性。选项E系统性红斑狼疮为免疫性结缔组织炎性疾患,其造成的胸腔积液一般属于渗出性。

  • [单选题]肺心病患者出现心室颤动、心搏骤停以致突然死亡最常见的原因是
  • 急性严重心肌缺氧

  • 解析: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时,多表现为房性期前收缩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少数病例由于急性严重心肌缺氧,可出现心室颤动以至心搏骤停。

  • [单选题]极化液(GIK)治疗心肌梗死时,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
  • 促进钾离子进入心肌细胞内

  • 解析:胰岛素可以促进组织摄取葡萄糖,可使血中钾离子、脂肪酸及氨基酸含量降低。缺血损伤的心肌纤维中的钾外逸,且能量不足,而极化液在提供糖、氯化钾的同时供给胰岛素,可使细胞外钾转回心肌细胞内,改善缺血心肌的代谢,促进葡萄糖进入心肌细胞内,抑制脂肪酸从脂肪组织中释放,从而减少中性脂肪滴在缺血心肌中堆积。胰岛素并能显著增加心肌蛋白质的合成,所以极化液能使病态的心肌细胞恢复细胞膜的极化状态,对保护缺血损伤的心肌、改善窦房和房室传导,防止心律失常均有一定作用。故本题选D。

  • 推荐下载科目: 针灸学(正高) 麻醉学(副高) 中医全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技术(副高)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中医师承及确有专长考核 中医临床三基(药师)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外科主治 生殖健康咨询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