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末梢血液循环
题目:患者男,35岁。因“头部外伤”急诊入院。现浅昏迷.CT提示颅内血肿,脑挫裂伤,在全麻下行颅内血肿清除术。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正常小儿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相等的时间分别为
出生后4~6天和4~6岁
解析:第一次交叉在生后4~6天,第二次交叉在4~6岁,此后以中性粒细胞为主,6岁后逐渐与成人相似。
[单选题]按医疗技术水平划分可将医院分为
一、二、三级医院
解析:医院按功能与任务的不同,以及技术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设施条件的不同,可分为一、二、三级医院(E对)。按收治范围分类可将医院分为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AB错)。按所有制划分可将医院分为全民、集体、个体所有制医院,中外合资医院,股份制医院等(C错)。按特定任务划分是指有特定任务和服务对象的医院,如军队医院、企业医院等(D错)。
[单选题]患者女,26岁。停经52天,阴道点滴流血2天,伴轻度下腹阵发性疼痛,尿妊娠试验(+)。查体:宫口闭,子宫如孕7周大小。最可能的诊断是
先兆流产
解析:宫口的问题,先兆流产—闭,难免流产—开,不全流产—开,排除BC项。E项习惯流产是指流产连续3次及以上,该题内未提及以前情况,不选。A项(先兆≈有流产的预兆)、D项(稽留≈死胎且未排出),A项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出血时间短,且子宫大小为7周(49天)≈停经天数(52天),提示胎儿一直在生长,并未死亡。
[单选题]在急性胰腺炎的非手术治疗中错误的是
给予吗啡止痛
[单选题]患者女,69岁,心电监护提示室性心动过速,心率196次/分,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利多卡因
解析:利多卡因属ⅠB类抗心律失常药。具有局麻作用。可抑制心肌细胞舒张期除极,减低心室肌及心肌传导纤维的自律性及兴奋性,但对心房及窦房结作用很轻。相对地延长有效不应期,降低心室肌兴奋性,提高室颤阈值。治疗剂量不减慢正常心肌的房室传导速度,也不减低心肌收缩力及血压,甚至加快心肌传导纤维的传导速度,减轻单向阻滞,从而消除折返性室性心律失常。
[单选题]孕妇,30岁。单胎妊娠。末次月经不清,产科检查:宫高33cm,腹围100cm,胎头已衔接,其孕周可能为
40周
解析:孕满40周,宫底高度在脐与剑突之间,尺测宫高33cm,初产妇胎头一般于预产期前1~2周内衔接,结合以上信息,考虑该孕妇孕周为40周,选A。解题关键:初产妇多在预产期前1~2周内胎头衔接,经产妇多在分娩开始后衔接。
[单选题]患者,女性,2岁。因误服安眠药中毒,意识模糊不清,呼吸微弱,浅而慢,不易观察,护士应采取的测量方法是
用少许棉花置患者鼻孔前观察棉花飘动次数计数
解析:因误服安眠药中毒,意识模糊不清,呼吸微弱,浅而慢,不易观察,最好采取的测量方法是用少许棉花置患者鼻孔前观察棉花飘动次数计数。故答案为E。
[单选题]患者,男性,37岁。患胃溃疡9年余。行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第5日,突发右上腹剧痛,腹部有明显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首先考虑并发了
十二指肠残端破裂
解析:十二指肠残端破裂是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的严重并发症,一般多发生在术后3~6天。临床表现为突发上腹部剧痛、发热、腹膜刺激征。结合该患者的症状,应是并发了十二指肠残端破裂。
[单选题]危险三角区的疖,受到挤压后,容易发生的潜在并发症是
颅内海绵状静脉窦炎
解析:面部危险三角区,通常指的是两侧口角至鼻根联线所形成的三角形区域。当这三角区域内有感染时,炎症可经眶上而通向颅内蝶鞍两侧的海绵静脉窦,产生海绵窦化脓性炎症,故选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