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角色减退
题目:男,62岁,离休干部。因高血压入院后,得知女儿生了小孩,偷偷跑出院去看望,结果导致病情加重,这种情况称为
解析:角色行为减退是指病人个体进入病人角色后,由于某种原因又重新承担起本应免去的社会角色的责任,放弃了病人角色去承担其他角色的活动,这样常常会使病人的病情出现反复。故选D。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新生儿期接种的疫苗应是
卡介苗
解析:新生儿期是指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时开始至28天之前。国家免疫程序规定:此期间需要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所以题1选A。出生后8个月需要接种麻疹疫苗,因此题2选C。
[单选题]患者女,32岁。左下腹痛2个月。黄稀便,每日3次。结肠镜示:直肠、乙状结肠糜烂及浅溃疡.大范围充血、水肿。最可能的诊断是
溃疡性结肠炎
解析:溃疡性结肠炎重型每日腹泻在5次以上,为水泻或血便,腹痛较重,有发热症状,体温可超过38.5℃,脉搏大于90次/分。诊断上主要依靠纤维结肠镜检,因为90%~95%患者直肠和乙状结肠受累,因此事实上通过纤维乙状结肠镜检已能明确诊断。镜检中可看到充血、水肿的黏膜,脆而易出血。在进展性病例中可看到溃疡,周围有隆起的肉芽组织和水肿的黏膜,貌似息肉样,或可称为假息肉形成。故本题答案为E。
[单选题]常用于中毒药物不明的急性中毒的洗胃液是
1%~2%氯化钠溶液或生理盐水
解析:选用洗胃液不同:①活性炭吸附剂:活性炭是强力吸附剂,能吸附多种毒物。不能被活性炭很好吸附的毒物有乙醇、铁和锂等。活性炭的效用有时间依赖性,因此应在摄毒60分钟内给予活性炭。活性炭结合是一种饱和过程,需要应用超过毒物的足量活性炭来吸附毒物。首次1~2g/kg,加水200ml,由胃管注入,2~4小时重复应用0.5~1.0g/kg,直至症状改善。活性炭解救对氨基水杨酸盐中毒的理想比例为10:1,推荐活性炭剂量为25~100g。应用活性炭主要并发症有呕吐、肠梗阻和吸入性肺炎。②中和剂:强酸用弱碱(如镁乳、氢氧化铝凝胶等)中和,不要用碳酸氢钠,因其遇酸后可生成二氧化碳,使胃肠充气膨胀,有造成穿孔危险。强碱可用弱酸类物质(如食醋、果汁等)中和。③沉淀剂:有些化学物与毒物作用,生成溶解度低、毒性小的物质,因而可用作洗胃剂。乳酸钙或葡萄糖酸钙与氟化物或草酸盐作用,生成氟化钙或草酸钙沉淀。2%~5%硫酸钠与可溶性钡盐作用,生成不溶性硫酸钡。生理盐水与硝酸银作用生成氯化银。④解毒药:解毒药与体内存留毒物起中和、氧化和沉淀等化学作用,使毒物失去毒性。根据毒物种类不同,选用1:5000高锰酸钾液,可使生物碱、蕈类氧化而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