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减少青霉噻唑蛋白的产生

题目:患者,男性,32岁。患急性扁桃体炎。医嘱青霉素过敏试验阴性后,肌内注射160万U 青霉素。

解析:1.皮试呈阴性者,在用药过程中也还有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因此在注射药物后,应严密观察患者20~30分钟,无反应发生方可离开。 2.青霉素分子在水溶液中很快经过分子重排而成青霉素烯酸。后者与人体蛋白结合成青霉噻唑蛋白和青霉素烯酸蛋白而成全抗原。青霉素溶液在储存过程中产生高分子聚合体也能与蛋白质结合成全抗原。这些都是致敏物质,可引起过敏反应。因此临床应用青霉素时须现配现用,以防止或减少青霉噻唑蛋白的产生,以降低过敏性反应的发生。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引起慢性肾衰患者贫血最重要的原因是( )
  • 肾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 解析:贫血是慢性肾衰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导致贫血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其次为代谢产物抑制骨髓造血,使红细胞寿命缩短,铁、叶酸缺乏均可引起贫血。

  • [单选题]患儿,男,3岁。因急性细菌性痢疾,高热,每日排脓血样便8~9次。现对患者的粪便进行消毒处理,漂白粉与粪便的比例是
  • 1:5

  • 解析:干漂白粉可用于消毒粪便,用量为稀粪便1:5(1份漂白粉可消毒其5倍量的粪便),干粪便2:5,混匀后放置2小时。消毒尿的用量为1:200,混匀后放置10分钟。

  • [单选题]以下对道德责任具有自觉认识和自我评价作用的是
  • 伦理良心


  • [单选题]在输血前无需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的血制品是
  • 保存血浆

  • 解析:输血时若血型不合会使输入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引起血管阻塞和血管内大量溶血,造成严重后果,所以静脉输全血、红细胞等血制品必须作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凝集素附着在红细胞表面,血浆中不存在凝集原,因此输入血浆时无需作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 [单选题]护士处理医嘱时,应先执行
  • 临时医嘱

  • 解析:优先执行临时医嘱。

  • [单选题]破伤风发生的原因是
  • 破伤风杆菌产生的外毒素作用


  • [单选题]患者,男性,48岁,血压140/90mmHg,因工作紧张劳累常有头痛、失眠等不适。护士给予患者的健康指导中最重要的是
  • 促进身心休息为主

  • 解析:日常生活中可以见到很多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收缩压(俗称:高压)增高,而舒张压(俗称:低压)不高,换言之低压是正常的,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之为单纯性高血压。属于单纯性高血压。是以减少钠盐、减少膳食脂肪并补充适量优质蛋白,注意补充钙和钾,多吃蔬菜和水果、戒烟戒酒、科学饮水为原则。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肿瘤外科(正高) 环境卫生(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正高) 眼科学(副高) 营养学中级职称(代码:382) 药学(师)(代码:201) 辽宁初级中药士 住院医师规培(精神科) 中西医结合执业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