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选题]慢性胆囊炎有时发现胆囊内为“白胆汁”其原因为
  • 正确答案 :ABCE
  • 胆囊壁分泌黏液性物质

    胆囊管完全阻塞

    胆汁内胆色素被吸收

    胆囊结石长期嵌顿

  • 解析:胆囊炎分为急性胆囊炎与慢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可迁延为慢性胆囊炎,长期慢性炎症可导致胆囊萎缩或囊壁纤维组织增生肥厚,最终致囊腔缩小、功能丧失。若胆囊管被结石、炎性粘连或纤维化疤痕完全阻塞,正常胆汁无法流进胆囊,而胆囊内原有的胆汁因胆色素逐渐被吸收,粘膜仍不断分泌无色水样粘液,此时胆囊内的液体也不能排出,呈积液状态,此种液体称为白胆汁,即所谓胆囊积水,当继发感染时,则演变为胆囊积脓。这种胆囊不但无功能反而是病灶,因此必须手术切除。故ABCE正确。

  • [多选题]据统计,引起下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 正确答案 :BCDE
  • 溃疡性结肠炎

    大肠息肉

    大肠癌

  • 解析: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1.炎症性肠病、2.结肠、直肠癌是最常见的病因,约占下消化道出血病例的30~50%,3.其次是肠道息肉、炎症性病变和憩室。

  • [多选题]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BCD
  • 可同时伴有胃体黏膜灶性萎缩

    可伴有浅表性胃炎

    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无关

    可能与胆汁反流有关

  • 解析: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迄今尚未明了,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缺铁性贫血:很多事实说明缺铁性贫血与萎缩性胃炎关系密切,2.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反流: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胃空肠吻合术后,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可反流至胃内,并破坏胃粘膜屏障,促使胃蛋白酶反散至粘膜内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从而导致慢性浅表性胃炎,并可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3.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继续:慢性萎缩性胃炎可由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4.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之一,但是萎缩性胃炎可能与之无关。一般慢性萎缩性胃炎可以有以下治疗。1,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适用于伴有胃粘膜糜烂、萎缩及肠化生、异型增生者;伴有消化不良症状者,伴有胃癌家族史者。2,对消化不良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消化不良的症状者,可给予抑酸抗酸、促胃肠动力药,胃粘膜保护药硫糖铝,枸橼酸铋钾等及中药等。故E错误。

  • [单选题]血淋辨证属虚者,其治疗的最佳选方是( )
  • 正确答案 :B
  • 知柏地黄丸


  • 查看原题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正高) 肿瘤放射治疗学主治医师(代码:343) 放射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6) 输血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90)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执业药师(中药) 住院医师规培(泌尿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病理科) 护理学专业知识 药学(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