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假膜性肠炎

题目:(二)案例摘要:患者,男性,18岁,农民。因脓性指头炎没有及时治疗,伴弛张性高热,39~40℃,来院确诊系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骨髓炎。

解析:2.林可霉素主要不良反应是:腹痛或胃绞痛、严重气胀;发热;恶心、呕吐;异常口渴;异常疲乏或软弱;伪膜性肠炎、严重腹泻(水样或血样)。林可霉素类广谱抗生素发生假膜性肠炎的几率远大于其他抗生素,据报道,1000例氯林可霉素(林可霉素同类药)治疗的感染患者中,伪膜性肠炎发生率为2%~10%。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医院药剂管理办法中规定调剂应
  •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认真审查

    坚持核对

    药品外包装应注明品名、服法及用量

    交代注意事项


  • [多选题]医嘱审核对临床药学人员的要求有
  • 扎实的临床与药学专业知识

    良好的医护患沟通能力

    一定的查阅文献与学习能力


  • [多选题]下列哪些是胰岛素的不良反应
  • 过敏性休克

    脂肪萎缩与肥厚

  • 解析:胰岛素的不良反应包括:(1)低血糖反应。最常见,多数因剂量过大或进食太少或运动过多所致。其症状因制剂类型而异。普通胰岛素能迅速降血糖,出现饥饿感、出汗、心悸、焦虑、震颤等症状,严重者引起昏迷、惊厥及休克,甚至死亡。长效胰岛素制剂降血糖作用缓慢,一般不出现上述症状,而以头痛、精神和情绪紊乱、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为防止低血糖反应的严重后果,应让患者或其家属熟知该反应,以便及早发现,及时进食或饮糖水等以防止进一步发展。严重者须立即静注50%葡萄糖救治。但须注意鉴别低血糖昏迷和酮症酸中毒昏迷及非酮症高渗性昏迷。(2)过敏反应。多数因使用动物来源的胰岛素所致。一般反应较轻,也可引起过敏性休克。轻者可用抗组胺药,重者须使用皮质激素治疗。(3)胰岛素抵抗。主要有两种情况:①急性型:由于并发感染、创伤、手术等应激状态,血中抗胰岛素物质(如胰岛素抗体、胰高血糖素)增多,或因酮症酸中毒时,血中大量游离脂肪酸和酮体的存在妨碍了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在这种情况下,需短时间内增加胰岛素剂量达数千单位。②慢性型:其成因十分复杂,可能系体内产生了抗胰岛素抗体,也可能是胰岛素受体密度下降,还可能是靶细胞膜上葡萄糖运转系统失常。(4)脂肪萎缩与肥厚。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可能是对胰岛素的某种过敏反应,而局部脂肪肥厚可能是由于局部高浓度胰岛素的脂肪合成作用所致,常见于同一部位重复注射者,因此应避免同一部位重复注射。

  • [多选题]根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有关国家基本药物的动态管理说法正确的是
  •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在保持数量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实行动态管理

    原则上3年调整一次

    经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审核同意,可适时组织调整

  • 解析:《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第九条: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在保持数量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实行动态管理,原则上3年调整一次。必要时,经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审核同意,可适时组织调整。

  • [多选题]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疾病有( )。
  • 疟疾

    白细胞减少性白血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

    过敏性休克

  •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原因”。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原因有:①特殊感染如革兰阴性菌感染(伤寒、副伤寒)、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病毒感染(风疹、肝炎)、寄生虫感染(疟疾)及流行性感冒。②物理化学损害,如X线、γ射线、放射性核素等物理因素,化学物质如苯及其衍生物、铅、汞等,应用化学药物如磺胺药、解热镇痛药、部分抗生素、抗甲状腺制剂、抗肿瘤药等。③血液病如再障、白细胞减少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等。④过敏性休克、重度恶病质。⑤脾功能亢进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所以,选项A、B、C、E符合题意。选项D的“糖尿病酸中毒”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增加。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E。

  • [多选题]解决门诊药房缺药问题应当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科学制订药品预算,合理请领、储存

    根据药品的营销情况,在适当情况下对可能发生供应紧张的药品,适当多储

    在缺药时,积极为患者协调。本室没有而其他工作室有的药品,应不怕麻烦,互通有无,整体配合

    对医院未购入的药品,为保证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调剂药师应与临床医师协调,适当换用其他同类替代药品

    对于罕见疾病,需特殊而无替代药品的,应与患者和医师协商,在其同意后,联系药品采购工作人员,利用医院在采购方面的优势,迅速紧急采购,以保证治疗需要


  • [单选题]易于导致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咯,或喘息胸痛等症状的邪气是( )
  • 燥邪


  • [单选题]痰热内郁癫痫发狂可用( )
  • 明矾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口腔颌面外科学(正高) 中医眼科学(副高)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副高) 微生物检验技术(副高) 精神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40) 心理治疗主治医师(代码:386) 广东省药学专业初级 辽宁初级药士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临床营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