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10%
题目: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许多中药配方使用现代工艺批量化生产,推向市场。胶囊制剂巨大的优势表现为能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提高生物利用度、可定时定位释放药物等。需要注意的是,胶囊生产工艺相比其他制药工艺较简单,可能存在行业门槛高低不齐,因此胶囊剂的质量更需要引起重视。
解析:本题考点是硬胶囊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项目。装量差异限度:每粒与标示装量(或平均装量)相比较,超出装量差异限度(平均装量0.30g以下、0.30g及0.30g以上的装量差异限度分别为±10.0%和±7.5%)的不得多于2粒,并不得有1粒超出限度的1倍。凡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的胶囊剂,一般不再进行装量差异的检查;硬胶囊剂应整洁,不得有黏结、变形、渗漏或囊壳破裂现象,并应无异臭;内容物水分不得超过9.0%;除另外规定外存放温度不高于30℃;硬胶囊应在30分钟内全部崩解。所以选择D。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凝胶过滤法的分离原理是
根据物质的分子大小差别分离
解析:本题考点是凝胶过滤法的分离原理。凝胶过滤法是根据物质的分子大小差别进行分离,膜分离法的分离原理与之相同;重结晶法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两相溶剂萃取法和分配色谱法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分配比(或称分配系数K)不同进行分离;硅胶、氧化铝、活性炭、聚酰胺吸附色谱法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离子交换色谱法根据物质的解离程度不同进行分离;大孔吸附树脂法是吸附性和分子筛原理相结合进行分离的色谱方法。
[单选题]槟榔单用驱绦虫、姜片虫的内服用量是
30~60g
解析:本组题考查驱虫药槟榔、贯众、雷丸、南瓜子的用量。槟榔单用驱绦虫、姜片虫的内服用量是30~60g,故1题选E;贯众煎汤内服用量是5~10g,故2题选B;雷丸入丸散驱绦虫的每次的用量是12~18g,故3题选D;南瓜子的内服用量是60~120g,故4题选C。
[单选题]某女,29岁,近来月经周期错后、行经量少、淋漓不净、精神不振、肢体乏力,证属气血两虚兼有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治当益气养血、活血调经,宜首选的中成药是
八珍益母丸
解析:本题组考查的是各中成药的主治。八珍益母丸主治气血两虚兼有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乌鸡白凤丸主治气血两虚所致的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艾附暖宫丸主治血虚气滞、下焦虚寒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少腹逐瘀丸主治寒凝血瘀所致的月经后期、痛经、产后腹痛;固经丸主治阴虚血热所致的月经先期。
[多选题]可以委托生产的药品包括
维C银翘片
板蓝根颗粒
解析: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及其复方制剂、医疗用毒性药品、生物制品、多组分生化药品、中药注射剂、原料药和中药提取物不得委托生产。人血白蛋白、狂犬疫苗属于生物制品,故选A、D。建议考生运用口诀"麻精毒毒、生物生化、园(原)中主题(注提)"准确记忆。
[单选题]病例数应不少于100例
Ⅱ期临床试验
解析:Ⅰ期临床试验病例数为20~30例;Ⅱ期临床试验病例数不少于100例;Ⅲ期临床试验病例数不少于300例;Ⅳ期临床试验病例数不少于2000例。
[单选题]西红花成人一日用量
1~3g
解析:本题考查西红花的用量。西红花的用量:成人一日1~3g。
[单选题]用消积导滞法治疗腹泻,属于
通因通用
解析:通因通用:是反治法之一,指有泻下症状,而仍然使用通下方法治疗。适用于内有积滞而外见泻痢的证候,如伤寒阳明证热结旁流之类。
[单选题]接骨七厘片的功能是
活血化瘀,接骨续筋
解析:接骨七厘片药物组成为自然铜(煅)、土鳖虫、骨碎补(烫)、乳香(炒)、没药(炒)、大黄(酒炒)、血竭、当归、硼砂。功能为活血化瘀,接骨续筋。主治跌打损伤,闪腰岔气,骨折筋伤,瘀血肿痛。故此题应选A。
[单选题]对于输液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为保证无菌,输液剂中应加入抑菌剂
解析:本题考点是输液剂的特点。输液剂系指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一次给药100ml以上)注射液,临床上多用于救治危重和急症病人。输液剂的基本质量要求必须无菌、无热原;可见异物、不溶性微粒、含量、色泽应符合要求;pH尽可能与血浆相近;渗透压应为等渗或偏高渗,尽可能与红细胞膜的渗透压相等;不得添加任何抑菌剂,并在储存过程中质量稳定;使用安全,不引起血象韵任何变化,不引起过敏反应,不损害肝肾。所以选择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