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腋神经

题目:支配小圆肌的神经是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针刺睛明穴时,下列操作中不可应用的是( )
  • 眼球向外固定


  • [单选题]下述关于运动神经元疾病概念和病理改变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角细胞、脑干后组运动神经元、皮质锥体细胞及锥体束的慢性进行性疾病;病理改变为病变组织神经元丧失,无其他特异性组织及细胞反应


  • [单选题]以下有经验证据支持的是()
  • 精神创伤可能增加慢性疼痛对治疗产生耐受的可能性的假设

  • 解析:正如“戴着面具的抑郁”的疼痛的概念,“疼痛倾向人格”的概念很大程度上受到质疑。然而,多种社会心理因素似乎是进展的慢性疼痛障碍的预测因素,虽然它们不一定是疾病的诱因。装病或有意识地对行动不能和疼痛进行撒谎的比率的变化范围很大。疼痛医生评估装病的能力不足,大多数调查认为,在任何积极对抗/诉讼存在的情况下,装病的比率较高。最重要的是要注意装病可以发生在合法的医学或精神病学病情存在的情况。

  • [单选题]下面关于头晕的描述正确、完整的是
  • 头晕是因周围神经异常、直立性低血压、静脉窦反应过度、心律失常、中枢神经病变等引起的昏沉、头飘忽、头部难以名状的不适感,根据症状可分为眩晕、晕倒前头部轻飘感、不平衡感、眼部头晕,其他还有精神及心源性头晕,伴焦虑、抑郁。治疗主要针对病因选择药物


  • [多选题]足厥阴肝经能主治的病证有( )
  • 妇科病

    小便不利

    疝气

    呃逆


  • [单选题]下列穴位中,为手少阳三焦经络穴的是( )
  • 外关


  • [多选题]颈源性疼痛()
  • 在普通人中发生率为0.4%-2.5%,在有慢性头痛患者中发病率为15%-20%

    女性多见,男女比例为1:4

    40岁多发

    颈部运动可加重,枕大神经阻滞可缓解

  • 解析:根据国际头痛协会和疼痛,颈源性头痛是一种起源于颈部疼痛,多为单侧,也可能是双边的,颈部运动可加剧,并通过枕大局部神经阻滞可缓解。CGH的患病率在普通人口中为0.4%-2.5%,在慢性头痛患者中可能占15%-20%,男女比例为1:4,女性多见,42.9岁患者多见。

  • [单选题]一位65岁的男性,主诉他的第三足趾和第四足趾间疼痛。跖骨头间的触诊可再次导致疼痛产生。局部注射局麻药可以部分缓解疼痛。最可能的诊断是()
  • 莫顿神经瘤

  • 解析:A.足底筋膜炎是足部进入跟骨骨膜的肌腱和筋膜的炎症。常见于在硬木地板上长期站立的人。向跟骨前上的足底压迫会诱发疼痛,且可沿着足底筋膜放射。 B.跖骨痛以长时间负重导致足底表面跖骨头的疼痛为特点。人为挤压跖骨头也能产生这样的症状。疼痛在足内转和外翻的时候会加重。 C,跗管综合征的病因和诊断目前存在争议。这一综合征包括对胫后神经的压迫或炎痖,而这一神经支配跟骨中间的感觉以及足部侧面小肌肉和足底中间、侧面分支的运动。症状与活动的相关性常常不明确。疼痛区域可伴随感觉异常、痉挛感和灼烧感。在这些区域触诊提示敏感。肌电图可用于诊断跗管综合征,但还存在争议。 D.莫顿Morton神经瘤(趾问神经瘤)是由于跖骨头和跖骨深横韧带间的趾问神经受压迫所致。第三和第四跖骨间的第三间隙最易发病。这是因为足底外侧神经发出一个分支至足底内侧神经,形成一个更大的第三总趾神经,使其不易变动。它一般发生于单侧,女性较男性更易发生,年龄多在50多岁。最常见的症状为第三、第四跖骨头间的足底痛,可因行走或触诊而加重的。 E.痛性跟骨骨刺常见于病态肥胖的人群或过度站立、行走者。疼痛与足底肌膜炎相似,在清晨或长时间休息后加重,不同之处在于它主要位于跟骨后方。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正高) 核医学技术(正高) 重症医学(副高) 计划生育(副高) 放射卫生(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副高) 微生物检验技术(副高)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外科) 执业药师 生殖健康咨询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