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肝郁化火

题目:下列不会导致失眠的是

解析:失眠是阳不入阴,神不守舍的病理表现,多由阴虚或阳盛所致。其病机有虚实之分,虚者多因阴血亏虚、心神失养,或心胆气虚,心神不安所致,常见于心脾两虚、心肾不交、心胆气虚等证。实者多因邪气内扰心神所致,如心肝火盛,或痰火扰神,或食滞内停所致的“胃不和则卧不安”等。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五味子、五倍子的共同功效是
  • 敛肺固涩

  • 解析:五倍子:敛肺,涩肠,止血,解毒。治肺虚久咳,久痢。久泻,脱肛,目汗,盗汗,遗精,便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肿毒,疮疖,睫毛倒卷。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

  • [单选题]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热妄行型治宜
  • 犀角地黄汤

  • 解析:犀角地黄汤具有清热凉血功效,用于血热妄行证。茜根散具有凉血止血功效,用于血热所致的各种出血证。归脾汤具有补气摄血功效,用于气虚气不摄血所致的出血。桃红四物汤具有养血活血通络功效,用于瘀血内阻证。左归丸具有滋补肾阴功效,用于真阴不足证。

  • [单选题]关于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发于双侧


  • [单选题]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人或疑似病人,在农村的责任报告单位法定报告时限为( )
  • 6小时之内进行报告


  • [单选题]具有疏散风热透疹功效的药物是( )
  • 薄荷、蝉蜕、牛蒡子

  • 解析:薄荷: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涨闷。牛蒡子:疏散风热;清热解毒透疹;宣肺利咽散肿。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风热或肺热咳嗽、咯痰不畅;咽喉肿痛;斑疹不透;麻疹初期,疹出不畅及风疹瘙痒;疮疡肿毒及痄腮等。生用可润肠通便,热毒咽喉红肿疼痛,兼有热结便秘尤宜。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急慢惊风,破伤风证,小儿夜啼不安。

  • [单选题]患者神志昏迷,身体灼热,肢厥,舌蹇,舌质绛。其临床意义是
  • 邪陷心包

  • 解析:邪陷心包证——神志昏迷,身体灼热,肢厥,舌蹇,舌质绛。

  • [单选题]流行性出血热治疗原则以"稳、促、导、透"的时期
  • 少尿期

  • 解析:2.流行性出血热治疗原则:1发热期:控制感染,减轻外渗,改善中毒症状和预防DIC;2低血压休克期:积极补充血容量,注意纠正酸中毒和改善微循环功能;3少尿期:"稳、促、导、透";4多尿期:移行期和多尿早期的治疗同少尿期。多尿后期主要是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防治继发感染。

  • [单选题]下列错误阐述手足口病病机的1项是:时邪疫毒由口鼻而入
  • 内侵肺胃

  • 解析:手足口病属于中医“温病”范畴,湿热疫毒经口鼻而入,发于手足,上熏口咽,外透肌肤,发为疱疹,肺主皮毛,开窍于鼻,胃与脾相表里,脾开窍于口,时邪疫毒由口鼻而入属于内侵肺胃。

  • 推荐下载科目: 全科医学(正高)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正高) 传染病学(副高) 风湿病(副高) 胸心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9) 输血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90) 营养学中级职称(代码:382)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儿科主治 临床营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