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服药时间间隔一般为24小时或48小时

题目:关于口服缓、控释制剂描述错误的是

解析:口服缓控释制剂的服药时间间隔一般为12小时或24小时。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药理反应属于质反应的指标是
  • 惊厥

    睡眠

    死亡

    镇痛

  • 解析:根据题意直接分析,药理反应属于质反应通常以阳性或阴性、全或无的方式表现,如死亡与生存、有效与无效、惊厥与不惊厥、睡眠与清醒、镇痛与不镇痛等;而血压的升降属于量反应型,故本题选B、C、D、E。

  • [单选题]根据临床需要逐步建立全肠道外营养和肿瘤化疗药物等静脉液体配制中心
  • 医疗机构

  • 解析:医疗机构可根据临床需要逐步建立全肠道外营养和肿瘤化疗药物等静脉液体配制中心。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医嘱、处方管理制度,认真审查和核对,确保发出的药品准确、无误。门诊药房实行大窗口或柜台式发药。住院药房实行单剂量配发药品。故选C。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诱发药源性疾病的因素
  • 药物变质或污染

  • 解析:诱发药源性疾病的因素有不合理用药和机体易感因素。其中不合理用药包括:①不了解患者的用药史,随意给患者用药,可引起变态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②联合用药时,忽视药物间的相互作用;③不注意患者原有疾病及机体重要脏器的病理基础,给予对重要脏器有损害的药物,加剧原有疾病的恶变,造成药源性疾病;④无明确治疗目的的用药,不了解药物的药理特点,即药效学和药动学规律,造成不应有的药物反应;⑤患者未经医师许可擅自用药,加大剂量或和多种药物同时应用;⑥用药时间过长,剂量偏大,因药物蓄积致药物中毒;⑦对老年患者、体弱患者或幼儿未作适当的剂量调整致药物过量或中毒;⑧用药方法和剂量选择不当,引起过敏反应(如青霉素外用,大剂量氨苄西林静脉滴注);⑨由于经济利益驱使,处方者用药面较少或过杂,未能考虑用药者利益。机体易感因素包括:乙酰化代谢异常、红细胞生化异常等。

  • 推荐下载科目: 耳鼻咽喉科(正高) 口腔正畸学(副高) 中医全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副高) 中医妇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1) 消毒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5) 儿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2)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师)(代码:209) 护理学(护师)(代码:203) 口腔助理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