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D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不可跨越无菌区 不可将物品伸入无菌溶液内蘸取溶液 倾倒液体时不可直接接触无菌溶液瓶口 已倒出的溶液不可再倒回瓶内,以免污染剩余溶液
题目:取用无菌溶液应注意
解析:取用无菌溶液应注意:(1)洗手,戴口罩,根据操作目的准备环境及用物。(2)根据医嘱取无菌溶液密闭瓶,湿擦瓶外灰尘,认真查对瓶签上的药名、浓度、剂量、有效期,检查瓶盖有无松动、瓶体有无裂痕,倒置溶液检查有无沉淀、浑浊、絮状物及变色。检查无误后用启瓶器开启瓶盖,用拇指与示指或双手拇指将瓶塞边缘向上翻起。(3)一手示指与中指套住瓶塞将其拉出,注意手不可触及瓶塞内面及瓶口,防止瓶塞被污染;另一手拿溶液瓶,瓶签朝向掌心,倒出少量溶液旋转冲洗瓶口,再由原处倒出溶液至无菌容器中。倒溶液时,勿将瓶签打湿;勿使瓶口接触容器口周围。不可将物品伸到无菌溶液瓶中蘸取溶液;已经倒出的溶液不可再倒回瓶内。(4)无菌溶液倒完后,立即塞好瓶塞,以防污染。已开启的无菌溶液瓶内的溶液,可保存24小时。在瓶签上注明开瓶日期、时间,放回原处。故选ABCD。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病毒性脑炎显著的临床表现是
意识障碍
解析:病毒性脑炎:患儿开始时症状较轻,为不同程度的发热,后随体温增高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轻者出现表情淡漠、嗜睡,重者神志不清、谵妄、昏迷,或出现精神障碍。/\n/【该题针对“专业知识-病毒性脑膜炎、脑炎临床表现、治疗原则”知识点进行考核】
[单选题]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出现“O”型腿或“X”型腿的月龄常是
12个月
解析:佝偻病极期发生的下肢畸形多发生在1岁左右。
[单选题]清洗后的餐具可用多大浓度的过氧乙酸浸泡5~10分钟,就可消毒
500mg/L
[单选题]肾病综合征并发感染最多见的是( )
上呼吸道感染
解析:并发症有感染、高凝状态和静脉血栓形成、急性肾衰、肾小管功能减退、骨和钙代谢异常、内分泌及代谢异常。
[单选题]婴儿期对热量及水的需要量分别是
460 kJ(100 kcal)、150 ml/kg
解析:由于生长活跃,代谢率高,对热量和蛋白质的需求比成人多。如热量,成人每日需要l88.4J/kg体重,小儿则450~500J/kg体重;婴儿需水约每日150ml/kg(体重),一般小儿为每日120ml/kg(体重)。
[多选题]下列哪些不属于双因素理论中的保健因素
工作成就感
工作责任心
学习提高的机会
满足人的需要
[单选题]预防接种呈局部反应(强反应)的是
红晕直径在5cm以上
解析:弱反应(≤2.5cm)、中反应(2.6~5.0cm)和强反应 (>5.0cm)
[多选题]患儿,男,8岁。因眼睑水肿、血尿入院,体格检查:血压18.6/12.4kPa(140/93mmHg),脉搏140次/分,呼吸40次/分。患儿烦躁,自诉头晕、心悸。实验室检查:尿常规蛋白(++),红细胞20个/HP,白细胞5个/HP,管型少量,尿量约300ml/24h。该患儿的护理措施是
限制钠、水的摄入
休息
给予利尿剂
输白蛋白
准确记录出入液量
解析:急性肾炎的护理措施:
1.休息原则 起病2周内患儿应卧床休息,待水肿消退、血压降至正常、肉眼血尿消失,可下床在室内轻微活动;血沉正常可上学,但应避免体育运动和重体力活动;尿沉渣细胞绝对计数正常后方可恢复体力活动。
2.饮食管理 对于水肿、血压高、尿少的患儿,适当限制盐和水的摄入,食盐以60mg/(kg·d)为宜,水分一般以不显性失水加尿量计算;有氮质血症者应适当限制蛋白,可给优质动物蛋白0.5g/(kg·d),尿量增多。氮质血症消除后可恢复蛋白质供给,以保证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
3.遵医嘱给予利尿药和降压药,同时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1)经控制水和盐摄入后仍有水肿、少尿者遵医嘱给予利尿药,应用利尿剂前后,要注意尿量、水肿及体重的变化并随时记录;静脉应用呋塞米后要注意有无脱水、电解质紊乱等现象。
(2)经休息、控制水盐及利尿剂后血压仍高者遵医嘱给予降压药,应用降压药后应监测血压的变化,并避免患儿突然站立,以防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发生
(1)观察患儿水肿有无消退或减轻,每日观察体重有无减轻、腹围有无缩小;观察尿量、尿色,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遵医嘱留尿标本送检。患儿尿量增加,肉眼血尿消失,提示病情好转;如尿量持续减少,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要警惕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2)观察患儿血压变化,如果突然血压增高,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头晕眼花等,提示高血压脑病,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抢救,遵医嘱给予镇静剂、脱水剂等药物治疗。
(3)观察患儿有无咳嗽及粉红色泡沫痰,观察呼吸、心律、心率或脉率变化,警惕严重循环充血的发生。若发生严重循环充血,应将患儿置于半卧位、吸氧,并遵医嘱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