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登记本由医生签名
题目:关于剧毒药、麻醉药的保管,下列说法不妥的是
解析:对于剧毒药及麻醉药,不同于其他药物,其副作用很大,会直接危机到病人的生命,因此其最主要的保管原则是加锁保管,用专本登记(登记本由护士签名),专人管理并列入交班的内容,领取剧毒药、麻醉药时应凭空瓿,以确保用药安全。故答案为E。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铺好的无菌盘应保持干燥、防潮湿污染,有效期不得超过
4小时
解析:铺好的无菌盘应保持干燥,防潮湿、污染,有效时间不超过4小时
[单选题]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细菌
解析:肺炎病原体中最常见的为细菌,主要有需氧革兰氏染色阳性球菌,如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需氧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如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克雷伯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嗜肺军团杆菌、变形杆菌等,除需氧细菌外,还有厌氧菌。故答案为A。
[单选题]患者男,48岁。以“全身心皮肤黄染20天伴消瘦纳差”入院,诊断胰头癌。患者入院后情绪低落,思想负担较重。责任护士对其采取较为适宜的护理措施是
介绍同病种术后康复期病友与其交流
解析:介绍同病种术后康复期病友与其交流,使病人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念,缓解病人心理负担过重。
[单选题]患儿女,出生后20天。因发热应用抗生素治疗10余天,查体时护士见其口腔颊黏膜有乳凝块样附着物,不易擦掉。应考虑为
鹅口疮
解析:2岁以内的婴幼儿最多见。1.口腔黏膜出现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无痛,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斑膜面积大小不等,可出现在舌、颊、腭或唇内黏膜上。2.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黏膜,白色的斑块不易用棉棒或湿纱布擦掉。3.在感染轻微时,白斑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痛感,或仅在进食时有痛苦表情。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4.受损的黏膜治疗不及时可不断扩大,蔓延到咽部、扁桃体、牙龈等,严重者可蔓延至食管、支气管,引起念珠菌性食管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现呼吸、吞咽困难,少数可并发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影响终身免疫功能。甚至可继发其他细菌感染,造成败血症。
[单选题]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
肺动脉高压和中毒性心肌炎
解析:肺动脉高压和中毒性心肌炎是导致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
[单选题]患者,男,48岁,因急性心肌梗死行溶栓治疗,下列哪种酶高峰提前出现提示溶栓成功
肌酸激酶同工酶
解析:溶栓成功的指标:①ECG:ST段用溶栓剂2小时内回落≥50%;②胸痛:自输入溶栓剂2小时内基本消失;③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④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提前在发病14小时内。
[单选题]新生儿期是指
从断脐到生后满28天
解析:从受精卵形成至小儿出生为止,为胎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时开始至满28天之前《28天),为新生儿期,故选B;自胎儿娩出结扎脐带时开始至1周岁之前(<1周岁),为婴儿期;自1周岁至满3周岁之前(≥1周岁~<3周岁),为幼儿期;自3周岁至6~7岁入小学前为学龄前期;自入小学始(6~7岁)至青春期前为学龄期。解题关键:应熟练掌握小儿年龄的分期,是考试的一个常考点。
[单选题]患者女,21岁,因高热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甲型H1N1流感,该院应将此病例上报的时限为
2小时内
解析: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报告。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患者、疑似患者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报告。
[单选题]患者男,62岁。因胃癌行根治性胃大部分切除术,术后安全返回病房。责任护士遵医嘱给与患者
一级护理
解析:一级护理的适用对象为(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2)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