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小体

题目: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中表现为核质发育不平衡的是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疾病由复合性止血机制异常引起的是
  • vWD

  • 解析:考点是出血性疾病发病机制。在所列疾病中,过敏性紫癜属血管壁异常所致,ITP因血小板破坏增多引起,血友病A是凝血因子Ⅷ缺乏,为遗传性凝血异常,维生素K缺乏引起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只有vWD即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生成减少或功能异常伴随FⅧ:C减少,血小板黏附、聚集功能障碍,属复合性止血机制异常引起的疾病。

  • [单选题]多发性骨髓瘤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是什么原因
  • 副蛋白增加


  • [单选题]不属常用的质量控制图的是
  • OPSpecs图

  • 解析:常用的质量控制图有均值-标准差控制图、均值-极差控制图、加标回收控制图和空白值控制图等。

  • [单选题]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特征性表现是
  • 对肾上腺素的反应消失


  • [单选题]关于血细胞计数的叙述,错误的是
  • 血液分析仪计数法肯定比显微镜法准确性高


  • [单选题]在血脂测定中当TG大于多少时LDL-C不宜用Friedewald公式计算求得
  • >4.6mmol/L

  • 解析:LDL-C计算法Friedewald公式:LDL-C=TC-(HDL-C+TG×0.2)。适用条件:①空腹血清不合CM;②TG浓度在4.6mmol/L以下;③Ⅲ型高脂蛋白血症除外。

  • [单选题]关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 猩红热时嗜酸性粒细胞数减少

  • 解析: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浓度在1d内有波动,白天低、夜间高、上午波动大、下午较恒定,变异可达30多倍,与糖皮质激素脉冲式分泌有关。寄生虫感染时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达10%以上。传染病感染期时,嗜酸性粒细胞常减低,在恢复期时,嗜酸性粒细胞暂时性增高。但猩红热急性期,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减低见于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某些急性传染病,如伤寒极期。

  • 推荐下载科目: 呼吸内科(正高) 胸心外科学(副高) 临床药学(副高) 病案信息技术(副高) 中医护理学(护师)(代码:204)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修复科) 护理学专业知识 畜牧兽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