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肝经风热
题目:全目赤肿的临床意义是
解析:肝开窍于目,目赤肿痛--多属实热证。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患者,女,60岁。素有高血压病史,猝然昏厥,不省人事,两手握紧,牙关紧闭,右侧肢体偏瘫。用药应首选的药物是( )
麝香
解析:麝香的功效: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经闭,癓瘕,难产死胎,心腹暴痛,痈肿瘰疬,咽喉肿痛,跌扑伤痛,痹痛麻木。
[单选题]有关肘劳针灸辨证论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属于络脉病证
解析:肘劳属于经筋病
[单选题]患者素日脾胃虚弱,食少难消,脘腹痞闷,大便溏薄,苔薄腻,脉虚弱。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健脾丸
解析:本题考查健脾丸的运用。健脾丸为健脾消食之剂,临床应用以食少难消,脘腹痞闷,大便溏薄为辨证要点。
[单选题]患者孕31周,小便频数,淋沥涩痛,量少色黄,午后潮热,手足心热,大便干结,颧赤唇红,舌红,少苔,脉细滑而数。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知柏地黄丸
解析: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孕31周,小便频数,淋沥涩痛,量少色黄,诊为妊娠小便淋痛,午后潮热,手足心热,大便干结,颧赤唇红,舌红,少苔,脉细滑而数均为阴虚津亏证之征象,治法:滋阴清热,润燥通淋。代表方:知柏地黄丸加麦冬、五味子、车前子。
[单选题]对心肌缺血与心内膜下梗死的鉴别,最有意义的是
肌酸磷酸激酶
解析:心肌梗死时肌酸磷酸激酶6h后开始升高,12~24h达到高峰,2~4天降至正常水平,血清转氨酶在心肌梗死后8~12h开始升高,24~48h达到高峰。肌酸磷酸激酶在心肌梗死初期变化明显,对心肌缺血和内膜下梗死的鉴别比其他酶更加敏感和更具特异性。故正确答案为D。血清淀粉酶,γ-谷氨酰基转肽酶及血清碱性磷酸酶,主要不来自心肌细胞,对其他病变的意义较大。
[单选题]患者男,29岁。慢性腹泻5年,大便3~5次/日,近日劳累后病情加重,大便7~9次/日,呈黏液脓血便,伴发热39℃及腹痛,已应用柳氮磺吡啶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应给予的进一步治疗是
泼尼松
解析:E糖皮质激素对急性发作期疗效好。适用于重型或暴发型,以及柳氮磺吡啶治疗无效的轻型、中型患者,常用泼尼松口服,病情控制后逐渐减量维持至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