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注意安全,另设仓库,单独存放

题目:医疗单位对易燃、易爆、易腐蚀等危险性药品的管理应注意

解析:《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第一十四条:化学药品、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应分别储存,分类定位,整齐存放,易燃、易爆、强腐蚀性等危险性药品必须另设仓库,单独存放,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关于左甲状腺素片,叙述错误的是
  • 1~2周达到最大疗效,停药后作用可持续1~3周

  • 解析:故左甲状腺素片应空腹服用,最好在早餐前半小时,近期心肌梗死者禁用,血液透析患者需要增加剂量,可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选B

  • [多选题]关于药品分类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有
  • 根据药品品种、规格、适应症、剂量及给药途径的不同,对药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根据药品的安全性,非处方药分为甲、乙两类

    非处方药目录由国家食品监督管理部门遴选、审批、发布和调整

  • 解析:本题考查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第二条:根据药品品种、规格、适应症、剂量及给药途径不同,对药品分别按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进行管理。第八条:根据药品的安全性,非处方药分为甲、乙两类。第四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非处方药目录的遴选、审批、发布和调整工作。第三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的制定。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辖区内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 [多选题]肝主疏泄,主要表现在( )
  • 调畅气机

    助脾运化

    条达情志

    调节生殖功能


  • [多选题]药物相互作用按发生机制可分为
  • 药剂学相互作用

    药动学相互作用

    药效学相互作用

  • 解析:药物相互作用分类,按作用机制分类:(1)药剂学相互作用:是指在药物制剂进入可利用状使药物理化态之前相互间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性质改变,从而影响药物疗效。(2)药动学相互作用: 药物在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任一环节发生相互作用,使血药浆浓度或在靶位的浓度发生变化,最终使药效发生改变。(3)药效学相互作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作用于同一受体或不同受体,产生疗效的协同、相加或拮抗作用,对血药浆浓度或靶位的浓度无明显影响。故选ACD

  • [单选题]在药品标签上必须印有规定标识的是
  • 非处方药品

  • 解析:《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第二十八条: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外用药品和非处方药品等国家规定有专用标识,其说明书和标签必须印有规定的标识。

  • [单选题]丙戊酸纳中毒的血药浓度为
  • >100μg/ml

  • 解析:丙戊酸纳中毒的血药浓度是100ug/ml以上。故选D

  • [多选题]患者男性,38岁,肝硬化病史5年,近日出现睡眠时间倒错,语言不清,血钾3.5mmol/L,血钠136mmol/L,血氨90mmol/L,血清pH7.48,考虑肝性脑病。可选用的药物是
  • 乳果糖

    门冬氨酸鸟氨酸

    支链氨基酸

  • 解析:肝性脑病课选用的药物有: 1、乳果糖、乳梨醇:为肠道不吸收双糖,可降低肠道pH以减少肠道对氨的吸收。乳果糖被推荐为治疗肝性脑病的一线药物,其不良反应小,糖尿病患者及乳糖不耐受患者亦可使用。2、口服抗生素:口服抗生素可减少肠道产氨细菌数量,以减少氨的吸收。3、门冬氨酸鸟氨酸:可增加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及鸟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活性,促进氨合成尿素及谷氨酰胺,以降低血氨。4、支链氨基酸:作为肝性脑病患者安全的营养补充药物。5、调节神经递质药物:氟马西尼、纳洛酮、溴隐亭、左旋多巴、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等理论上均可用于肝性脑病患者。6、微生态制剂:其可促进宿主肠道内有益菌群如乳酸杆菌的生长,抑制有害细菌如产脲酶菌的生长。7、精氨酸:可促进尿素的合成以降低血氨。故选择ADE。

  • [多选题]关于微型胶囊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微囊能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

    制成微囊能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微囊能防止药物在胃内失活或减少对胃的刺激性

    微囊能使药物浓集于靶区

  • 解析:药物微囊化的应用特点:①提高药物的稳定性。一些不稳定药物,如易氧化药物β-胡萝卜素、易水解药物阿司匹林,制成微囊化制剂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光线、湿度和氧的影响,防止药物的分解,提高药物的化学稳定性;挥发油等制成微囊能够防止其挥发,提高了制剂的物理稳定性。②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如大蒜素、鱼肝油、氯贝丁酯等药物制成微囊化制剂后,可以有效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③防止药物在胃肠道内失活,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性。如尿激酶、红霉素易在胃肠道失活,氯化钾对胃的刺激性较大,微囊化可克服这些副作用。④控制药物的释放。利用缓释、控释微囊化材料将药物制成微囊后,可以延缓药物的释放,延长药物作用时间,达到长效目的,如复方甲地孕酮微囊注射剂、慢心律微囊骨架片等。⑤使液态药物固态化,便于制剂的生产、贮存和使用。如油类、香料和脂溶性维生素等。⑥减少药物的配伍变化。如阿司匹林与氯苯那敏配伍后阿司匹林的降解加速,分别包囊后可以避免这种配伍变化。⑦使药物浓集于靶区。抗癌药物制成微囊型靶向制剂,可将药物浓集于肝或肺部等靶区,降低毒副作用,提高疗效。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整形外科(正高) 急诊医学(副高) 康复医学(副高) 核医学技术(副高) 病案信息技术(副高) 血液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0)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内科) LA物理师 医学基础知识 中药学(士)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