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B超
题目:患者,女性,45岁。右上腹胀痛伴皮肤巩膜黄染半个月。体格检查:皮肤巩膜明显黄疸,腹水征(-),血糖正常。
解析:1.皮肤黄染2周伴右上腹胀痛考虑为胆道梗阻,化验肝功能,明确黄疸性质。
2.B超可根据肝内胆管有无扩张初步判断梗阻部位。
3.胆总管下段结石,ERCP造影容易显示。
4.胆总管结石出现腹痛、黄疸首选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即胆总管切开取石、T形管引流术。
5.腹部手术史,出现肠梗阻症状,考虑粘连性肠梗阻。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属于颅内压增高的病因是
颅内占位性病变
解析: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原因可分为三大类:
⑴.颅腔内容物的体积增大如脑组织体积增大(脑水肿)、脑脊液增多(脑积水)、颅内静脉回流受阻或过度灌注,脑血流量增加,使颅内血容量增多。
⑵.颅内占位性病变使颅内空间相对变小如颅内血肿、脑肿瘤、脑脓肿等。
⑶.先天性畸形使颅腔的容积变小如狭颅症、颅底凹陷症等。
[单选题]穿刺插管,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暂时性动脉痉挛
[单选题]脓毒症的防治措施中,不包括
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治疗
解析:治疗原则
1.感染灶的处理:及时去除或处理原发病灶,包括引流脓肿,去除坏死组织和异物,去除坏疽肢体,拔除留置的导管。
2.抗生素的应用:
早期、大剂量、联合应用抗生素,药敏试验可指导用药。
真菌性脓毒症需停用广谱抗生素,改用对原来感染有效的窄谱抗生素,并加用抗真菌药。
3.支持疗法:包括输血,补充热量和维生素。
4.对症处理:控制高热,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单选题]对失血性休克病人行输液治疗时,反映血容量补充成功的指征是
血红蛋白上升
解析:一般认为,维持血红蛋白浓度在100g/L、HCT在30%为好。若血红蛋白浓度大于100g/L可不必输血;低于70g/L可输浓缩红细胞;在70~100g/L时,可根据病人的代偿能力、一般情况和其他器官功能来决定是否输红细胞;急性失血量超过总量的30%可输全血。
[单选题]手足抽搐见于
甲状旁腺损伤
解析:1.甲状旁腺损伤导致低血钙,出现手足抽搐。
2.高热、脉快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危象的表现之一。
[单选题]肠梗阻的诊断中,最重要的是
梗阻肠管有无血运障碍
解析:肠梗阻的诊断中,最重要的是明确梗阻肠管有无血运障碍,即是单纯性还是绞窄性肠梗阻,这对确定治疗的方法及病人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