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有免疫原性,无毒性
题目:类毒素的性质是
解析:又称减力毒素,变性毒素。一些经变性或经化学修饰而失去原有毒性而仍保留其免疫原性的毒素。如某些细菌外毒素可用甲醛等处理后脱毒的制品,毒性虽消失,但免疫原性不变,故仍然具有刺激人体产生抗毒素,以起到机体从此对某疾病具有自动免疫的作用。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帕金森病患者的震颤多属于
静止性震颤
解析:帕金森病患者的震颤多属于静止性震颤,选D。
[单选题]女,4岁。发热、呕吐1周,双眼呆滞1天。查体:消瘦明显,颈项强直。经治疗无效死亡。尸体解剖见脑膜血管扩张淤血,脑底蛛网膜下腔见灰白色胶样渗出物聚集,以脑桥、脚间池、视神经交叉处最明显,并见灰白色粟粒大小结节弥漫分布。镜下见渗出物中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纤维素及肉芽肿。最可能的诊断是
结核性脑膜炎
解析:患者发热、消瘦明显,体解剖见脑膜血管扩张淤血,脑底蛛网膜下腔见灰白色胶样渗出物聚集,以脑桥、脚间池、视神经交叉处最明显,并见灰白色粟粒大小结节弥漫分布。镜下见渗出物中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纤维素及肉芽肿。这符合结核性脑膜炎的表现,故选D。
[单选题]下列关于体温生理波动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女性排卵后体温降低
解析:女性排卵后体温升高。
[单选题]脑萎缩的大体特征是
脑沟加深,脑回变窄
解析:脑萎缩是以病理改变命名的一种脑病,是指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脑组织结构体积缩小,脑实质减少,脑重量减轻,细胞数目减少,脑回变窄,脑沟增宽增深,脑室、脑池和蛛网膜下腔扩大。本题答案为A。
[单选题]苯丙酮尿症患儿临床上最突出的表现是
智力低下
解析:苯丙酮尿症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智能发育落后,智商低于正常,尿和汗液有鼠尿臭味为苯丙酮尿症患儿的特征性临床表现。
[单选题]门静脉高压症择期手术治疗的最主要目的是
预防上消化道出血
解析:外科治疗门静脉高压主要是预防和控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门静脉高压择期手术术式包括:门体分流术和断流术。这两种术式的目的在于降低门静脉压力,预防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不能达到提高抵抗力、预防肝功能衰竭、预防肝癌、减少腹水的目的。故选D。
[单选题]患者不必做特殊准备即可进行择期手术的术前情况是
血压(150~160)/(95~100)mmHg
解析:(1)术前低营养状况可能影响术后伤口愈合,可能导致患者抵抗力下降,容易并发术后感染。因此,如果血浆白蛋白测定值低于30g/L或转铁蛋白小于0.15g/L,则需术前行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2)高血压患者并不要求血压降至正常水平才进行手术,血压在160/100mmHg以下的可不必作特殊处理。(3)糖尿病患者术前血糖应控制在轻度升高水平,血糖控制水平为5.6~11.2mmol/L。C、E两项应先控制正常后再手术。
[单选题]麻疹早期诊断最有意义的临床表现是
科泼力克(Koplik)斑
解析:麻疹黏膜斑即科泼力克(Koplik)斑,为麻疹前驱期的特异性体征,有诊断价值。
[单选题]《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情形是
合格疫苗在规范接种过程中相关各方均无过错但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损害
解析:《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第40条规定,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