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患者,男,45岁。车祸致右下胸部撞伤4小时,伤后感上腹部疼痛,伴头晕。查体:BP90/65mmHg,P102次/分,面色苍白,右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明显。腹部X线透视示肝阴影扩大、右膈抬高。最可能的诊断是
正确答案 :B
肝破裂
解析:患者右下胸部外伤史,伤后右上腹腹膜刺激征明显,X线检查肝阴影扩大、右膈抬高,同时有出血性休克征象,综合考虑为肝破裂。
[单选题]初产妇,26岁,妊娠39周,临产后9小时。胎儿娩出5分钟,胎盘未娩出,不恰当的处理是
正确答案 :A
压耻骨联合上方
解析:第三产程分娩的处理,压耻骨联合上方有可能导致胎盘娩出更困难。
[单选题]休克在微循环衰竭期最突出的情况是
正确答案 :A
血管内高凝状态
解析:休克病理:①微循环缺血缺氧期(代偿期)微循环的变化:毛细血管前后阻力增加(前阻力增加为显著);真毛细血管网关闭;微循环灌流减少(少灌少流);动-静脉吻合支开放,使微循环缺血缺氧更为明显(灌少于流)。②休克早期微循环变化的代偿意义:a.自我输血:休克时增加回心血量的"第一道防线"。由于容量血管中的肌性微动脉和小静脉收缩,肝脏储血库收缩,使回心血量迅速增加,为心排血量的增加提供了保障。b.自我输液:休克时增加回心血量的"第二道防线"。由于微动脉、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比微静脉对儿茶酚胺更敏感。导致毛细血管前阻力比后阻力更大,毛细血管中流体静压下降,使组织液进入血管。c.血液重新分布:由于不同脏器的血管对儿茶酚胺反应不一,皮肤、内脏、骨骼肌、肾的血管α受体密度高,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较高,收缩更甚,而冠状动脉血管因α受体密度低而无明显改变,而脑动脉由于受舒血管代谢物影响舒张;其中冠状动脉可因β受体的作用而出现舒张反应;使心、脑血流增加。
[单选题]女,60岁。头晕、心悸3-4年,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呈抬举性搏动,于胸骨左缘第3、4肋间闻及叹气样舒张期杂音,为递减型,向心尖传导,在心尖区闻及隆隆样舒张早期杂音,股动脉可闻及射枪音,诊断
正确答案 :B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解析: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体征为心尖搏动呈抬举性,范围较弥散,胸骨左缘可触及舒张期震颤,心界向左下扩大;第一心音常柔和,第二心音可消失或呈单心音;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舒张期杂音,呈递减型,传导至心尖区,部分病例心尖区可闻舒张期杂音;中、重度狭窄有舒张压降低和脉压增宽,此时可有明显周围血管征。故选B。
查看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