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胃黏膜内中性粒细胞增多
题目:病例摘要:男性,55岁,反复不规律上腹部胀痛3年,胃镜诊断为萎缩性胃炎。
解析:病理检查是反映其炎症活动的主要依据。一般认为炎症细胞浸润伴上皮细胞变性和隐窝脓肿者为活动期;如果上皮细胞变性伴有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称为慢性活动期;如无或很少有上皮细胞的退行性变,炎症细胞浸润程度较轻,而正常结构有紊乱或萎缩,表现既往曾有炎症而活检时已转为静止期。急性活动期在上皮间常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浸润,或成堆地积聚于小凹中,形成小窝积脓。故本题选C。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慢性胰腺炎腹痛的特点 ( )
初为间歇性,后转为持续性
性质多样,可为隐痛、钝痛、钻痛或剧痛
多位于中上腹,可放射至后背、两胁部
进食加重
[单选题]侵犯人体可引起关节疼痛重着症状的邪气是( )
湿邪
[多选题]患者男,62岁,因食欲减退、乏力、尿黄10天入院。10天前出现食欲减退、疲倦乏力、尿黄,伴低热,体温最高达37.5℃,食欲减退、乏力进行性加重,伴恶心、呕吐。患者饮酒30余年,每天饮酒量折合乙醇为67.2g。查体全身皮肤、巩膜重度黄染,皮肤瘀斑。查生化:ALT3266U/L,AST3248U/L,ALB39.4g/L,ALP185U/L,GGT231U/L,TBIL298.6μmol/L,DBIL200μmol/L。PT31.6秒,PTA19%。HBsAg、抗-HCV、抗-HAVIgM均阴性,抗-HEVIgM阳性。该患者的诊断为( )
急性戊型肝炎
酒精性肝病
急性肝功能衰竭
解析:1. 病毒基因检查 用RT-PCR法可在血清和粪便中检测HEV RNA。抗-HEVIgM阳性,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起病时可有畏寒、发热、头痛、咽痛、鼻塞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关节痛,倦怠乏力,继之出现食欲缺乏、恶心、呕吐、上腹不适、肝区痛、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呈现轻度肝大,伴触痛和叩击痛。此期持续数天至半月。故诊断A正确。2. .患者饮酒30年,且 每天饮酒量折合乙醇为67.2g。生化值高,诊断C正确。3.患者血胆红素增高,出现DIC时.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可减少,而其降解物(FDP)增多,优球蛋白试验等可呈阳性。
[多选题]有关Hp感染与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在胃溃疡发病中的作用,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Hp和NSAID是致胃溃疡的两个独立因素
有Hp感染的NSAID性溃疡抑酸治疗后,胃溃疡的愈合速度较无Hp感染者快
根除Hp不能预防NSAID性胃溃疡的发生
Hp感染者的抑酸治疗预防NSAID性胃溃疡的疗效高于非Hp感染者
解析:1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检出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在DU的检出率约为90%、GU约为70%~800%(幽门螺杆菌阴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往往能找到NSAID服用史等其他原因。2..NSAID引起的溃疡以GU较DU多见。溃疡形成及其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除与服用NSAID种类、剂量、疗程有关外,尚与高龄、同时服用抗凝血药、糖皮质激素等因素有关。3.H p 和 NSAID 作为 两种 主要 的独立 胃黏 膜损 伤 因子 ,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 , 通过多种机制 , 它们 可 以起协 同 或拈抗 作用。.A正确。B太绝对错误。4.在没有 制酸剂 的情况下 , H p 能 加重 NSA ID 引起 的 胃黏膜 损伤 , 但 相反 , 有制酸剂的情况 下 , Hp 却减少 了溃疡 的发病率 。Hp感染者的抑酸治疗预防NSAID性胃溃疡的疗效高于非Hp感染者 。
[单选题]患者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干咳,咽干舌燥,烦热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诊断为( )
阴虚感冒
[多选题]对下列相关事物或现象,其阴阳属性归类正确的是( )
体表属阳,体内属阴
功能属阳,物质属阴
脏属阴,腑属阳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反治法的是( )
寒者热之
[多选题]小肠性腹泻的特点是
多为脐周疼痛
大便量多,烂或稀薄,可含脂肪,黏液少,臭
常有体重减轻
解析:小肠腹泻与大肠腹泻鉴别临床特点 小肠性腹泻 结、直肠性腹泻 粪便 量多、烂或稀薄、可含脂肪、黏液少、臭 量少、肉眼可见脓血,有黏液 大便次数 3~10次/d 次数可以更多 腹痛 脐周 下腹部或左下腹 里急后重 无 可有 体重减轻 常见 少见
[多选题]符合食管癌的发生发展的描述是( )
由鳞状上皮异型增生演化而来
早期食管癌预后良好
早期表现为原位癌
可多中心起源
早期食管癌症状轻微
解析:食道癌又称食管癌,是指由食管鳞状上皮或腺上皮的异常增生所形成的的恶性病变。食道癌的发展一般经过上皮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等阶段。通常起病隐蔽,潜伏期长,高度恶性,进展快,侵袭性强,易转移,预后差。因此,应该注意其早期症状,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防止病情恶化。故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