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吸烟
题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主要的发病危险因素是
解析:引起COPD的危险因素包括个体易感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两个方面,两者相互影响。其中吸烟为最重要的环境发病因素,感染是COPD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本病急性加重的重要因素。故选A。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者应慎用的药物是
镇静剂
解析:多数镇静催眠抗惊厥药不宜用于COPD患者。
镇静催眠抗惊厥药分为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和其它类。
1、巴比妥类:镇静作用可能是由于阻断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使大脑皮层转入抑制,而达治疗目的。抗癫痫作用在于抑制中枢神经系单突触和多突触传递,也增加运动皮质的电刺激阈值,从而提高了发作的阈值;抑制放电冲动从致痫灶向外扩散。大剂量使用时呼吸抑制,甚至可因呼吸麻痹致死。
2、苯二氮卓类:为中枢神经抑制药,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的抑制,随着用量的加大,临床表现可自轻度的镇静到催眠甚至昏迷。因其抑制呼吸中枢,可加重通气衰竭。
3、其它类:需视具体的药物而定。
由此我们可知存在COPD及其它可导致呼吸功能障碍的疾病时,要极其慎重使用镇静催眠抗惊厥药。在这类药的说明书中,很多药都明确指出禁用或慎用于严重肺功能不全,支气管哮喘,颅脑损伤呼吸中枢抑制者。
[单选题]男,30岁,体重60kg。入睡前卧床吸烟不慎引起火灾,烧伤后1小时入院。查体:T37.0℃,BP100/60mmHg,P110次/分,Ⅰ度烧伤面积10%,Ⅱ度烧伤面积20%,Ⅲ度烧伤面积30%。入院后8小时内补液总量最好是
3000~3250ml
解析:解此题首先要牢记烧伤补液公式: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体重(kg)×烧伤面积×1.5+2000因此患者24小时需补充的总液量是60x50×1.5+2000ml=6500ml。需要注意的是:(1)补液量以Ⅱ度和Ⅲ度面积作为公式中的烧伤面积,此患者Ⅱ度和Ⅲ度烧伤面积为50%。(2)第一个8小时应补计算液体总量的1/2,即应补3250ml。
[单选题]女,40岁,有胆囊结石病史8年。1天前出现左上腹剧烈疼痛,向腰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但无发热,无血尿,无黄疸,为明确诊断,首选的实验室检查是
血清淀粉酶检查
解析:急性胰腺炎的实验室检查中,最早出现异常的是血清淀粉酶升高,有助于早期诊断。血清脂肪酶等指标变化较迟,对早期诊断无帮助。
[单选题]左心室流入道和流出道的分界标志是
左房室瓣(二尖瓣)前瓣
解析:左心室流入道和流出道的分界标志是左房室瓣(二尖瓣)前瓣。在左房室瓣(二尖瓣)前瓣左心室流入道和流出道分开。故本题答案为B。
[单选题]初孕妇,26岁,妊娠36周,恶心、呕吐进行性加重5天,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血清胆红素明显增高,乙肝表面抗原(+)。该患者最佳的处理措施是
积极治疗24小时后终止妊娠
解析:该孕妇为乙肝患者,恶心、呕吐进行性加重5天,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血清胆红素明显增高。应积极治疗后终止妊娠。
[单选题]绒毛膜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
肺
解析:绒毛膜癌极易发生血行转移,转移发生早且广泛,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其次是阴道、盆腔、肝、脑等。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