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切开引流后形成肛瘘

题目:男,68岁。患者持续性寒战高热1周余,伴有头痛、恶心等,这几天会阴部有坠胀感,便意不尽,排尿不适,大便有黏液。

解析: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低位肛瘘及坐骨直肠窝脓肿。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应仔细检查,看是否形成瘘管,若形成肛瘘,可切开瘘管,适当切除皮肤和皮下组织,内口周围组织也稍加切除,使引流通畅。如内口较深,瘘管通过肛管括约肌,可采用挂线疗法。故选D。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妊娠38周正常妊娠的羊水量约为
  • 1000ml

  • 解析:正常妊娠时妊娠36-38周时羊水量达高峰,可达1000-1500ml,以后逐渐减少。38周时羊水量多在1000ml左右。

  • [单选题]女,35岁。白带增多伴外阴瘙痒1个月余。妇科检查:宫颈散在红色斑点,后穹窿有多量稀薄脓性泡沫状分泌物,其最可能感染的病原菌是
  • 阴道毛滴虫

  • 解析:滴虫阴道炎主要症状为白带增多,呈黄白稀薄泡沫状,伴有外阴瘙痒、灼热感,合并尿道感染时,可有尿频、尿痛甚至血尿。妇科检查见阴道及宫颈黏膜充血,常有散在红色斑点或草莓状突起,后穹窿有多量稀薄黄白液性或脓性泡沫状分泌物。

  • [单选题]麻疹患儿合并肺炎时应隔离至出疹后
  • 10天

  • 解析:肺炎是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出疹期,继发性肺炎常见于重度营养不良或免疫功能低下的小儿,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麻疹患儿一般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出疹后10天,故选A。

  • [单选题]肺心病时最常见的心脏改变是
  • 右心室肥大

  • 解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慢性支气管、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肥厚、扩大,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急性肺源性心脏病主要是由肺动脉主干或其主要分支突然栓塞,肺循环大部受阻,以致肺动脉压急剧增高、急性右心室扩张和右心室功能衰竭的心脏病。

  • [单选题]肠外营养的并发症不包括
  • 切口裂开

  • 解析:空气栓塞为肠外营养(PN)的技术性并发症,高血糖、低血糖及微量元素缺乏为PN的代谢性并发症;PN的感染性并发症主要是导管性脓毒血症;应用PN的主要目的是改善营养状况,利于术后切口愈合。

  • [单选题]下列属于剖宫产绝对指征的是
  • 骶耻外径15.5cm

  • 解析:明显头盆不称:骶耻外径≤16cm,骨盆入口前后径≤8.0cm,足月活胎不能入盆,应在临产后行剖宫产。

  • [单选题]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炎起病1周必有的症状是
  • 四肢弛缓性瘫痪

  • 解析: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临床表现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男性多见。四季均有发病,夏、秋季节多见,起病呈急性或亚急性,少数起病较缓慢,主要表现如下运动障碍:1、肢体瘫痪 。2、射干肌瘫痪。3、颅神经麻痹。症状体征1、多数患者病前1-4周可追溯到胃肠道或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及疫苗接种史。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出现肢体对称性驰缓性瘫痪,通常自双下肢开始,近端常较远端明显,多于数日至2周达到高峰。病情危重者在1-2日内迅速加重,出现四肢完全性瘫、呼吸肌和吞咽肌麻痹,危及生命。如对称性瘫痪在数日内自下肢上升至上肢并累及脑神经,称为Landry上升性麻痹,腱反射减低或消失,发生轴索变性可见肌萎缩。2、感觉主诉通常不如运动症状明显,但较常见,肢体感觉异常如烧灼、麻木、刺痛和不适感等,可先于瘫痪或同时出现,约30%的患者有肌肉痛。感觉缺失较少见,呈手套袜子形分布,振动觉和关节运动觉不受累。少数病例出现Kernig征、Lasegue征等神经根刺激征。 3、少数患者出现脑神经麻痹,可为首发症状,常见双侧面神经瘫,其次为球麻痹,数日内必然会出现肢体瘫痪。CSF蛋白细胞分离并不是一定在发病一周内必有的症状。

  • [单选题]在月经周期中,形成雌激素分泌第二个高峰的直接原因是
  • 黄体生成素分泌增加

  • 解析:月经周期中,雌激素分泌会有两个高峰:①排卵前一天,血中雌激素浓度达到顶峰,形成月经周期中雌激素的第一高峰。②排卵后,黄体在黄体生成素作用下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形成雌激素第二个高峰及孕激素分泌峰。选B。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肿瘤内科(正高) 职业卫生(正高)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正高) 内分泌学(副高) 精神病学(副高) 针灸学(副高) 重症医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6) 中医执业医师(一阶段)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