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点彩细胞

题目:铅中毒时,血涂片中易见

解析:点彩红细胞属于未完全成熟红细胞。瑞特染色后,胞质内出现形态不一的蓝色颗粒,大小不一、多少不等,原因为重金属损伤细胞膜,使嗜碱性物质凝集,或嗜碱性物质变性,或血红蛋白合成中阻断原卟啉与铁结合,见于铅中毒。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血浆和血小板内的P选择素含量增高见于:
  • 急性心肌梗死

    脑血栓

    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 [多选题]造血系统肿瘤的发生与癌基因相关,癌基因可扰乱正常信号传导或基因表达的调节。原癌基因活化的途径包括( )。
  • 染色体重排

    点突变

    基因转录活性增加


  • [单选题]凝血酶原时间(PT)检查有助于诊断
  • 外凝系统因子缺乏或异常

  • 解析:凝血酶原时间也是凝血系统的一个较为敏感的筛选试验。凝血酶原时间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是否正常。其原理是在抗凝血中,加入足够量的组织凝血活酶(组织因子,TF)和适量的钙离子,满足外源性凝血条件,从加入钙离子到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即为PT。

  • [单选题]下列符合凝血检查临床意义的是
  • ITP凝血酶原消耗试验(PCD)异常

  • 解析:过敏性紫癜时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凝血因子试验正常;血友病A是Ⅷ因子缺乏,APTT延长;继发性纤溶亢进症时D-二聚体含量明显增高,维生素K缺乏症时APTT、PT延长。ITP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液中血小板明显减低,PCD异常。

  • [单选题]某患者骨髓涂片检查结果:粒系细胞30%,淋巴细胞25%,单核细胞25%,红系细胞20%。该患者骨髓M:E是
  • 1.5:1

  • 解析:由于该患者的骨髓象检查粒系细胞占30%,红系细胞占20%,M:E=1.5:1。

  • [单选题]关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不适当的是
  • 禁用抗血小板药物


  • [单选题]男性,36岁,表现为贫血和脾大,有贫血家族史,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最可能的诊断是
  •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 解析:病人有遗传家族史,则不支持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而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不支持G6PD缺乏症和海洋性贫血

  • [单选题]质量管理体系构成错误的是
  • 结论


  • [单选题]贫血患者,常感胃灼热,解黑便,HGB58g/L,网织红细胞2%,血细胞比容20%,红细胞平均体积74fl,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0.28血细胞、血小板正常,他的铁代谢检查结果可能为
  • 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升高、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


  • 推荐下载科目: 推拿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技术(正高) 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副高) 核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5) 超声波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6) 中医耳鼻喉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7) 中医骨伤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8) 儿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2)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代码:105)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