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黄帝内经》
题目: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著作是
解析:《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最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促脉的脉象特征是( )
脉数而时有一止,止无定数
[单选题]患者,男,24岁。小便黄赤灼热,尿血鲜红,心烦口渴,面赤口疮,夜寐不安,舌红脉数,宜选用
小蓟
解析:小蓟甘、苦,凉。归心、肝经。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单选题]下列特性穴中除哪项外基本上都位于肘、膝关节以下
八会穴
解析:八会穴: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八者精气所聚会的八个腧穴,共8穴。八会穴分散在躯干部和四肢部,其中脏、腑、气、血、骨之会穴位于躯干部;筋、脉、髓之会穴位于四肢部。
[单选题]症见恶寒发热交替出现是
半表半里证
解析:表证是指外感病的初期,起病较急,病位较浅,病情较轻,病程较短,以发热恶寒或恶风、头身痛、舌苔薄白、脉浮为常见症的证候。此证一般多是恶寒发热同时并见,有的患者恶寒的同时已有发热,有的则尚未发热,但后必发热。但不会见恶寒发热交替出现。而半表半里证是指病邪既不在表,又未入里,介于表里之间。而出现的既不同于表证,有不同于里证的证候,多在胆经,但凡半表半里证常见特征即寒热往来。因邪正相争于半表半里,互有胜负,故寒热往来。故本题答案选E。
[单选题]心脏的正常搏动,主要依赖于
心气
解析:心气是维持心脏正常搏动的根本动力,心脏的正常搏动,主要依赖于心气。心气充沛,才能维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血液才能在脉内正常的运行,周流不息,营养全身,而见面色红润光泽,脉象和缓有力。"血液的运行和五脏的机能密切相关,其中,心的搏动泵血作用尤为重要。而心脏的搏动,主要依赖心气的推动和调控作用"。
[单选题]患儿,5岁。突然壮热,神志昏迷,烦躁谵妄,反复抽搐,惊厥不已,呕吐腹痛,大便夹脓血,舌质红,苔黄腻,脉象滑数。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
黄连解毒汤合白头翁汤
[单选题]足少阴肾经的络穴是
大钟
解析:大钟,经穴名。出《灵枢·经脉》。属足少阴肾经。足少阴之络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