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血红蛋白,ESR,大便次数,心率,体温

题目:患者女性,36岁,确诊溃疡性结肠炎3年,曾经使用激素治疗,病情平稳后以SASP治疗并逐渐减量至2g/d。3周前患者自行就诊于某中医诊所后开始服用中药并自行停用SASP。1周前进食海鲜后腹泻、便血复发,大便10~15次/日,带鲜血,血与大便相混,伴里急后重,每次排血量约5~10ml。伴腹胀、发热,最高体温38.9℃。查体:体温38.6℃,贫血貌,心率116次/分,心肺查体无其他异常发现。腹软,略膨隆,全腹压痛,左下腹反跳痛,肠鸣音弱,0~1次/分。

解析:1、粪便检查:活动期以糊状黏液,脓血便最为常见,镜下检查有大量的红细胞,脓细胞,其数量变化常与疾病的病情相关,涂片中常见到大量的多核巨噬细胞,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大便隐血试验可呈阳性,2、血沉(ESR):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活动期时,ESR常升高,多为轻度或中度增快,常见于较重病例,但ESR不能反应病情的轻重。3、白细胞计数:大多数患者白细胞计数正常,但在急性活动期,中,重型患者中可有轻度升高,严重者出现中性粒细胞中毒颗粒。4、血红蛋白:50%~60%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低色素性贫血。5、C反应蛋白(CRP):正常人血浆中仅有微量C反应蛋白,但轻度炎症也能导致肝细胞合成和分泌蛋白异常,因此,CRP可鉴别功能性与炎症性肠病,6、免疫学检查:一般认为免疫学指标有助于对病情活动性进行判断,但对确诊本病的意义则有限,在活动期,血清中IgG,IgA和IgM可升高,结合病史故A检查正确。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属于开窍剂的是( )
  • 安宫牛黄丸

    至宝丹

    苏合香丸

    阳和汤


  • [多选题]NSAID引起消化性溃疡的机制是( )
  • 弥散入胃黏膜上皮细胞内,产生细胞毒性作用,损伤胃黏膜屏障

    抑制了COX-1,使生理性前列腺素E合成不足

  • 解析:NSAID引起消化性溃疡的机制是1、直接毒性作用 NSAIDS进入粘膜上皮细胞,使细胞渗透性增强;NSAIDS在细胞内产生大量的H+,产生细胞毒性作用;在胃黏膜表面和胃腔内电离,产生H+,损伤胃黏膜屏障 2、抑制COX-1,影响前列腺素E的合成。故选:AB。

  • [单选题]外感咳嗽的病机为( )
  • 邪实


  • [多选题]嗜酸细胞的主要炎性递质有
  • 主要碱性蛋白

    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

    嗜酸细胞源神经毒素

    嗜酸细胞过氧化物酶

  • 解析:嗜酸粒细胞具有趋化作用,吞噬作用和杀菌作用。其活化标志物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浓度也明显增高。颗粒分两型,内含组胺酶、芳基硫酸脂酶、磷脂酶、酸性磷酸酶、氰化物和不敏感的过氧化物酶。故E错误是组胺酶。

  • [多选题]肝性脑病时,患者血液生化指标升高的是
  • 芳香族氨基酸

    血氨

  • 解析:1..血氨测定 约75%HE病人血氨浓度呈不同程度增加,在慢性型病人增高者较。2.若支链氨基酸浓度降低,芳香族氨基酸(特别是色氨酸)浓度增高,两者比例倒置<1,在慢性型更明显。能同时测定GABA也常增高。故BD正确。

  • [单选题]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均会于( )
  • 大椎穴


  •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护理(正高) 心血管内科(副高) 肿瘤外科学(副高) 儿童保健(副高) 风湿与临床免疫学主治医师(代码:313) 职业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4)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91)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代码:105)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耳鼻咽喉科) 医学影像专业知识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