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胸腔穿刺排气

题目:男,40岁。左胸撞伤2小时,伤后不久即出现胸闷、气促,查体:意识清,脉搏90次/分,血压16.0/10.0kPa,呼吸20次/分,左侧呼吸音减弱,处理原则是

解析:患者左胸撞伤2小时,伤后不久即出现胸闷、气促,查体:意识清,脉搏90次/分,血压16.0/10.0kPa,呼吸20次/分,左侧呼吸音减弱。应考虑是胸腔积气引起的,处理是胸腔穿刺排气。故选B。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在饥饿早期,机体首先进行的供能形式是
  • 消耗储备糖原

  • 解析:饥饿早期,机体首先利用肝脏及肌肉的糖原储备消耗以供能直至糖原耗尽,然后再依赖糖异生作用。此时,机体能量消耗下降,肝脏及肌肉蛋白分解以提供糖异生前体物质,蛋白质合成下降。随后,脂肪动员增加,成为主要能源物质,以减少蛋白质消耗。故选C。

  • [单选题]急性腹膜炎最主要的症状应为
  • 腹痛

  • 解析:急性腹膜炎腹痛是最主要最常见的症状,多数突然发生,持续存在,迅速扩展,其性质取决于腹膜炎的种类(化学性抑或细菌性),炎变的范围和患者的反应。胃、十二指肠、胆囊等器官急性穿破引起弥漫性腹膜炎时,消化液刺激腹膜,则骤然产生强烈的全腹疼痛,甚至产生所谓腹膜休克。少数病例在发生细菌继发感染之前,可因腹膜渗出大量液体,稀释刺激物,而出现腹痛和腹膜刺激征暂时缓解的病情好转假象;当继发细菌感染后,则腹痛再度加剧。细菌感染引起的腹膜炎一般先有原发病灶(如阑尾炎、胆囊炎等)的局部疼痛,穿孔时腹痛比较缓起,呈胀痛或钝痛,不像胃、胆囊急性穿破的剧烈,且疼痛逐渐加重并从病灶区域向全腹扩散。腹痛的程度因人而异,有些患者诉述异常剧烈的持续性疼痛,另一些仅述钝痛或不适感。

  • [单选题]男,25岁,反复上腹痛、反酸4年。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尿素酶试验阳性,治疗方案首选抑酸剂加
  • 两种有效抗生素

  • 解析:根据题意,患者应采取根除hp的治疗方案,即以抑酸剂或胶体铋为基础加上两种抗生素的三联治疗方案。

  • [单选题]早期梅毒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 青霉素

  • 解析: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苍白螺旋体)引起的全身性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临床上可表现为潜伏梅毒、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和先天梅毒(胎传性梅毒)等。一期梅毒主要表现为硬下疳。治疗药物首选青霉素。故选B。

  • [单选题]血尿加重最可能的原因是
  • 肾静脉血栓形成

  • 解析:肾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表现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视RVT发生的缓急和轻重而异肾静脉急性完全性血栓形成,以小儿多见因没有充足的侧支循环形成,临床表现为寒战、发热剧烈腰肋痛及腹痛肋脊角明显的压痛、肾区叩痛,血白细胞升高、血尿和病肾的功能丧失。

  • [单选题]胆总管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
  • 胃十二指肠动脉

  • 解析:胆囊管、肝总管和胆总管上段由胆囊动脉的分支供应,胆总管中段由肝固有动脉右支供给,胆总管下段由胃十二指肠动脉和胰十二指肠后上动脉分支供应。

  • [单选题]在缺乏甲状腺激素的情况下,甲状腺本身可适应碘的供应变化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释放,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 自身调节

  • 解析:甲状腺能根据血碘水平,通过自身调节改变摄取碘与合成甲状腺激素的能力。血碘开始增加时即可诱导碘的活化和甲状腺激素合成;但当血碘升高到一定水平后反而抑制碘的活化过程,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这种过量碘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的效应称为碘阻滞效应,即过量碘抗甲状腺效应。但当碘过量摄入持续一定时间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反而又重新增加,即发生“脱逸”现象,可避免过度抑制效应。相反,当血碘水平降低,甲状腺“碘捕获”机制增强,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也增强。选C。

  • [单选题]恶性肿瘤最大长到多大需要血管供给才能生长
  • 2mm以上

  • 解析:癌细胞群繁殖到1~2mm的球形团时,如果没有血管长入,就进入“潜伏”状态。所以一般恶性肿瘤在2mm以上,需要血管供给才能生长。故本题答案为E。

  • 推荐下载科目: 小儿内科(正高) 儿科护理(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技术(正高) 胸心外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副高) 急救护理(副高) 输血技术(副高) 口腔医学技术(师)(代码:205)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颌面外科) PRK-LASIK医师、技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