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D

某病死亡率 某病病死率

题目:反映某病危害生命严重程度的指标主要有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以下不属于肿瘤形成机制的是
  • 癌基因高甲基化


  • [多选题]以下说法错误的有( )
  • 标本分析前放置一段时间会使血糖结果偏高

    毛细血管内血液葡萄糖低于静脉血

    全血葡萄糖浓度比血浆低5%~10%

  • 解析:标本放置一段时间会糖会被分解一部分而导致血糖结果偏低;葡萄糖从动脉血到毛细血管血、再到静脉血的运送过程中逐渐被组织细胞所利用,浓度梯度递减,所以静脉血中的葡萄糖浓度较毛细血管的稍低;全血葡萄糖比血浆葡萄糖低10-15%。所以本题选择ABC。掌握影响血糖的各种因素。

  • [单选题]类白血病反应的分型中不包括
  • 红细胞型

  • 解析:类白血病反应的分型包括:淋巴细胞型、单核细胞型、中性粒细胞型、嗜酸性粒细胞型、红白血病型及浆细胞型。

  • [单选题]ELISA双抗体夹心法一步法检测中,若怀疑存在钩状效应,应采取
  • 将标本稀释后重新检测

  • 解析:在双抗体夹心法一步法中,当待测抗原浓度过高时,过量的抗原可分别同固相抗体和酶标抗体结合而抑制夹心复合物的形成,出现钩状效应,只有将标本稀释后重新检测才有可能得到准确的试验结果。

  • [多选题]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主要因素有( )
  • 亲和力

    pH值

    电解质

    温度

  • 解析:抗原:1、抗原的理化性状、抗原表位的种类和数目。2、抗体:特异性和亲和力、抗体来源、效价。3、电解质:常用0.85%氯化钠溶液或各种缓冲液作抗原及抗体的稀释液及反应液。4、酸碱度:抗原抗体反应一般以pH6~9为宜。5、温度:抗原抗体反应温度常以15~40℃为宜,最适温度为37℃。掌握抗原抗体反应的影响因素。

  • [多选题]下列关于肌钙蛋白特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
  • cTn窗口期较长,有利于诊断迟到的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可用于判断病情轻重及再灌注成功与否

    常被用于检测非心脏手术患者在手术期有无急性心肌梗死


  • [单选题]合成一分子尿素需消耗高能键的数目是( )
  • 4个

  • 解析:考点:尿素的合成。尿素合成即鸟氨酸循环,需要消耗4个高能磷酸键,2分子ATP供给氨基甲酰磷酸的合成,1分子ATP供精氨酸代琥珀酸的合成,焦磷酸水解成磷酸消耗1个高能磷酸键。

  • [单选题]全自动与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共同之处为( )。
  • 比色及结果显示


  • [多选题]胆红素的代谢与肝细胞密切有关,包括 ( )
  • 肝细胞摄取未结合胆红素

    肝细胞将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结合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在肝细胞内运行至胆汁分泌装置

    结合胆红素最后从胆道排出肝外

  • 解析:肝细胞对胆红素的处理,包括三个过程。 “摄取”:未结合胆红素随血流至肝脏,很快就被肝细胞摄取,与肝细胞载体蛋白Y蛋白和Z蛋白结合(这两种载体蛋白,以Y蛋白为主,能够特异地结合包括胆红素在内的有机阴离子)被动送至滑面内质网。 “结合”:Y蛋白—胆红素和Z蛋白—胆红素在滑面内质网内,未结合胆红素通过微粒体的UDP-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DPGA)的作用,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转变为结合胆红素。 “分泌”:结合胆红素在肝细胞浆内,与胆汁酸盐一起,经胆汁分泌器(高尔基复合体在细胞分泌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被分泌入毛细胆管,随胆汁排出。 掌握胆红素的代谢。

  • 推荐下载科目: 烧伤外科(正高) 输血技术(正高) 小儿内科学(副高) 中医全科学(副高) 中医内科学(副高) 口腔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53) 内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69) 辽宁初级药师 公共基础知识 妇产科主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