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腧穴大体上可分为三类,这三类包括
  • 正确答案 :B
  • 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

  • 解析:腧穴的主治特点(即治疗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近治作用、远治作用和特殊作用。 1.近治作用 :是指腧穴均具有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的和最基本的特点,是“腧穴所在,主治所在”规律的体现。 2.远治作用 :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证,而且还有远治作用。十四经穴,尤其是十二经脉中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经穴,远治作用尤为突出,如合谷穴不仅能治疗手部的局部病证,还能治疗本经所过处的颈部和头面部病证,这是“经脉所过,主治所及”规律的反映。 3.特殊作用 :是指某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和相对的特异治疗作用。所谓双向良性调整作用,是指同一腧穴对机体不同的病理状态,可以起到两种相反而有效的治疗作用。此外,腧穴的治疗作用还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如大椎穴退热,至阴穴矫正胎位,阑尾穴治疗阑尾炎等。

  • [单选题]针灸治疗肠痈,选取的主穴是
  • 正确答案 :B
  • 阑尾、天枢、上巨虚

  • 解析:肠痈 【病因病机】 多因暴饮暴食,或恣食生冷不洁之物,致肠胃痞塞;或过食油腻辛辣,湿热内蕴肠间;或暴食后急迫奔走或腹部用力过度,肠络受损,瘀阻不通。以上原因皆可引起肠腑局部气血凝滞,郁而化热,积热不散,腐肉成痈。本病病位在大肠,病机不外气滞、血瘀、湿阻、热腐,基本病机为肠腑气蕴,热盛肉腐。 【辨证】 主症 转移性右下腹疼痛,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清泻湿热,通调腑气。以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主穴 天枢 阿是穴 阑尾 上巨虚 配穴 发热加曲池;呕吐加内关;便秘加腹结。 操作 诸穴均用毫针刺法。留针30~60分钟,每日针2次。 2.其他治疗 (1)电针法 选取右天枢、右阑尾穴,电针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3060分钟,每日2次。 (2)耳针法 选取阑尾、神门,中强刺激,每次留针30~60分钟,每日2次。

  • [单选题]鉴别太阳伤寒证与太阳中风证最有意义的是
  • 正确答案 :D
  • 有无汗出

  • 解析:太阳病证 临床表现:恶风寒、脉浮、头项强痛 太阳中风证 临床表现: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或见鼻鸣,干呕 太阳伤寒证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身体疼痛,无汗,脉浮紧,或见气喘。 太阳中风证、太阳伤寒证的鉴别要点 [太阳中风证、太阳伤寒证的鉴别要点.png]

  • [单选题]"喉结旁1.5寸,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之后"的穴位是
  • 正确答案 :A
  • 人迎

  • 解析:人迎  定位 喉结旁1.5寸,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之后。  主治 瘿气、瘰疬;咽喉肿痛;高血压;气喘。 操作 避开颈总动脉,直刺0.3~0.8寸。

  • 查看原题

    推荐下载科目: 肿瘤放射治疗(正高) 急救护理(副高) 中医护理(副高) 神经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8) 中医针灸学主治医师(代码:350) 微生物检验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4) 护理学主管护师(代码:368)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全科) 麻醉学专业知识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