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自汗

题目: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更甚,称为

解析:自汗属于中医汗证范畴, 指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其中白昼汗出,动辄尤甚者,称为自汗。《明医指掌·自汗盗汗心汗证》:“夫自汗者,朝夕汗自出也。”朱丹溪对自汗病理属性做了概括,认为自汗属气虚、血虚、湿、阳虚、痰。张景岳认为一般情况下自汗属阳虚。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谓:阳虚自汗,治宜补气以卫外。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患者,男,52岁。右上腹疼痛2个月,右胁胀满,胁下痞块触痛,烦躁易怒,恶心纳呆,面色微黄不荣,舌暗有瘀斑,苍薄白,脉弦涩。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510μg/L,B超示右肝叶占位性病变,直径5cm,其证型是
  • 气滞血瘀

  • 解析:患者右胁胀满,胁下痞块触痛,烦躁易怒,恶心纳呆,面色微黄不荣,舌暗有瘀斑,苔薄白,脉弦涩,此为肝脾不调,肝气不舒而致气滞血瘀。故本题选C。

  • [单选题]面积较大、肌肉丰厚部位处拔罐可选用
  • 走罐法

  • 解析:走罐法又名推罐法、飞罐法,一般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腰背部、大腿等处。须选口径较大的罐,罐口要求平滑较厚实,最好选用玻璃罐,先在罐口涂一些润滑油脂或在走罐所经皮肤上涂以润滑油脂,将罐吸拔好后,以手握住罐底,稍倾料,即推动方向的后边着力,前边略提起,慢慢向前推动,这样在皮肤表面上下或左右或循经,来回推拉移动数次,至皮肤潮红为度。

  • [单选题]沉香治疗痰饮喘咳,上盛下虚之证,其功效是( )
  • 温肾纳气

  • 解析:沉香: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气温肾纳气功能适用于治疗痰饮喘咳,上盛下虚之证。

  • [单选题]患者,男,60岁。10年前患肝炎,近两周右胁时痛,腹诊可触及肝下缘质地较硬。不宜选用的药物是( )
  • 麻黄

  • 解析:麻黄: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

  • [单选题]患者,男,22岁。发热恶寒,寒重热轻,头痛身痛,鼻塞流涕,咳嗽,咳痰清稀,舌苔薄白,脉浮紧。治疗应首选
  • 手太阴、手阳明经穴

  • 解析:从本患者的症状可诊断为风寒表证,治疗应疏风解表,用手太阴肺经及表里经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

  • [单选题]脏与腑最根本的区别是
  • 贮藏化生精气与传化水谷

  • 解析:脏与腑的区别表现在:在形态结构方面,脏多为实质性脏器,腑多为空腔性器官;在生理机能方面,脏的特性是化生和贮藏精气,腑的特性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其生理机能方面的区别是最根本的区别。

  • [单选题]蒲黄入汤剂的用法是( )
  • 布包煎

  • 解析:蒲黄为花粉类药物,易漂浮在水面,不利煎煮,故入汤剂宜包煎。

  • [单选题]药物出现副作用的主要原因是
  • 药物的选择性低

  • 解析:药物副作用产生的原因与药物的选择性低有关,即药物在治疗剂量下可产生多个效应,其某个效应用作治疗目的时,其他的效应就成为副作用。

  • 推荐下载科目: 心血管内科(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正高)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副高) 疾病控制(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学主治医师(代码:352)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6) 广东省药学专业中级职称(中药学类) 住院医师规培(针灸科) 执业兽医(兽医全科类) 中药学(士)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