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DE
确定DDD值 求用药人次 求每日治疗费用 求购药金额序号和用药人次序号 求购药金额序号与用药人次序号的比值
题目:用药频度分析的具体做法为
解析:用药频度分析方法:确定DDD值(限定日剂量);以药品的总购入量除以相应的DDD值,求得该药的DDD数,即用药人次;分别计算与购入量对应的总金额数;以总金额数除以DDD数求得每天的治疗费用;对总购药金额、总购入量、DDD值、DDD数进行数据处理,求得购药金额序号和用药人次序号。求得购药金额序号与用药人次序号的比值,此比值是反映购药金额与用药人次是否同步的指标。比值越接近于1.0,表明同步越好;反之,则差。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治疗蛔虫病的非处方药有( )。
枸橼酸哌嗪
甲苯咪唑
阿苯达唑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蛔虫病的治疗药物”。治疗蛔虫病的药物有:①非处方药:阿苯达唑、甲苯咪唑、枸橼酸哌嗪、噻嘧啶;②处方药:左旋咪唑、伊维菌素。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
[多选题]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疾病有( )。
疟疾
白细胞减少性白血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
过敏性休克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原因”。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原因有:①特殊感染如革兰阴性菌感染(伤寒、副伤寒)、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病毒感染(风疹、肝炎)、寄生虫感染(疟疾)及流行性感冒。②物理化学损害,如X线、γ射线、放射性核素等物理因素,化学物质如苯及其衍生物、铅、汞等,应用化学药物如磺胺药、解热镇痛药、部分抗生素、抗甲状腺制剂、抗肿瘤药等。③血液病如再障、白细胞减少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等。④过敏性休克、重度恶病质。⑤脾功能亢进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所以,选项A、B、C、E符合题意。选项D的“糖尿病酸中毒”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增加。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E。
[多选题]关于放射性药品,叙述正确的是
放射性药品生产企业生产已有国家标准的放射性药品,必须经原卫生部征求能源部意见后审核批准,并发给批准文号
放射性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建立质量检验机构,严格实行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检验
经原卫生部审核批准的含有短半衰期放射性核素的药品,可以边检验边出厂
放射性药品的包装必须安全实用,符合放射性药品质量要求
[多选题]热原的耐热性较强,下列条件中可以彻底破坏热原的是
180℃,4小时
250℃,45分钟
650℃,1分钟
解析:热原的耐热性较强,但在180℃3~4小时,250℃30~45分钟或650℃1分钟可使热原彻底破坏。
[多选题]下列哪些属于肝素的禁忌证
血小板减少症
血友病
颅内出血
内脏出血
外伤及手术后
解析:肝素的禁忌证有:严重溃疡病、肝肾功能障碍、重度高血压、妊娠、出血现象、酒精中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