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骨髓抑制
题目:肾病综合征患者,应用环磷酰胺时最严重的副作用是
解析:环磷酰胺是国内外最常用的细胞毒药物,其主要副作用为骨髓抑制及中毒性肝损害,并可出现性腺抑制(尤其是男性)、脱发、胃肠道反应及出血性膀胱炎。故选E。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小儿出牙延迟的判断标准是
>12个月未出牙
解析:记忆题。小儿出牙延迟的判断标准是>12个月未出牙(D)。
[单选题]我国诊断巨大胎儿的最低体重标准是
4000g
[单选题]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最典型的症状是
腹泻、腹痛、脓血便
解析: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表现,腹泻:粘液便及脓血便,轻度结肠炎患者每天3—4次,重者数十次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腹痛:轻度结肠炎患者无腹痛或仅有腹部不适,一般有轻度至中度腹痛,系左下腹或下腹阵痛,涉及全腹有痛一便意一便后缓解的规律。便秘:结肠炎患者大便秘结4—5日排便一次,粪便如羊屎样,甚则不吃泻药不能通便。其他症状:腹胀、消瘦、乏力、肠鸣、失眠、多梦、怕冷等症。
[单选题]用于动脉血压升高,心功能评价指标降低的是
射血分数
解析:3.心指数是以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排血量。心排血量是以个体为单位来计算的。实际上,身体矮小和高大的人新陈代谢水平明显不同,用心排血量的绝对值进行不同个体之间的心功能比较显然不够全面;射血分数,是指:每搏排血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量的百分比;心作功量是心室在一定时间内所做的功的多少。血液在循环过程中消耗的能量由心脏活动时所做的功提供,故心室所做的功是衡量心室功能的主要指标之一。心室一次收缩所做的功,称为每搏功。心室每分钟所做的功,称为每分功。
[单选题]欲用统计图比较1994-2003年城市和农村3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的变化趋势,选用何种统计图最为合适
线图
解析:直条图是用等宽直条的长短来表示各指标的数值大小,适用于各自独立的资料;直方图式用面积来表示某个连续型变量的频数分布;圆图是表示全体中各部分所占的比重,适用于构成比的资料;散点图示用点的密集程度和趋势来表示两种现象间的相互关系和趋势。线图是用线段的升降来表示某事物随时间推移的发展变化情况,或某现象随另一现象变迁的情况,故选择B。
[单选题]女,46岁。脑动脉硬化症病史3年,突感眩晕、呕吐、言语不清。查体:声音嘶哑、吞咽困难、言语含糊,左眼裂小、瞳孔小、有水平眼震、左面部及右半身痛觉减退,左侧指鼻试验不准。最可能的诊断是
左侧小脑后下动脉血栓形成
解析:小脑后下动脉综合征:引起延髓背外侧部梗塞,出现眩晕、眼球震颤,病灶侧舌咽、迷走神经麻痹,同侧小脑性共济失调及Horner征,病灶侧面部对侧躯体、肢体感觉减退或消失。该患者突发眩晕呕吐,言语不清、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左眼裂小、瞳孔小(Horner征)、有水平眼震、左面部和右偏身痛觉减退,左侧指鼻试验不准,诊断左侧小脑后下动脉综合征。故选D。
[单选题]以下选项均可有血小板的增多,除了
脾功能亢进症
解析:脾功能亢进症会破坏大量血小板,故血小板应减少。故本题选B,其余选项均有血小板增多,其中创伤会启动凝血系统,故血小板会增加。
[单选题]受检者端坐位,检查者用左手托住受检者屈曲的肘部,并用左前臂托住受检者的前臂,将左手拇指按在受检者肘窝部肌腱上,然后右手持叩诊锤叩击检查者的左拇指,正常反应为肘关节快速屈曲,此反射为
肱二头肌反射
解析:此题是结合临床的应用分析题。考查考生对各种生理反射的理解。腓肠肌位于下肢,而检查部位在上肢,故选项A是错误的。有关深反射的表述中没有肘反射这一术语,因此,B也是错误的。桡骨膜反射和肱三头肌反射虽然也是检查上肢的深反射,但与题干提供的检查部位不符,故选项C、D也是错误的。从检查部位到反应方式的说明中不难看出这是肱二头肌反射,故选项E是正确的。
[单选题]恶性肿瘤最大长到多大需要血管供给才能生长
2mm以上
解析:癌细胞群繁殖到1~2mm的球形团时,如果没有血管长入,就进入“潜伏”状态。所以一般恶性肿瘤在2mm以上,需要血管供给才能生长。故本题答案为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