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镇静止痛,鼓励排痰
题目:男,47岁。从3米高处坠落致左胸外伤8小时,查体T为365℃,P为95次/分,R为16次/分,BP为100/60mmHg,神清,气管居中,反常呼吸运动,左胸壁可触及多根多处肋骨断端,左肺呼吸音明显减弱,最佳治疗方案首选
解析:根据患者气管居中,反常呼吸及左胸壁可触及多根多处肋骨断端判断为闭合性损伤。严重的闭合性胸部损伤导致多根多处肋骨骨折,使局部胸壁失去肋骨支撑而软化,并出现反常呼吸即吸气时软化区胸壁内陷,呼气时外突称为连枷胸。有效镇痛和呼吸道管理是闭合性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的主要治疗原则。故选A。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急性心肌梗死时最易引起房室传导阻滞的梗死部位是
下壁
解析:在急性心肌梗死时,最容易引起房室传导阻滞的是下壁心肌梗死。本题解答的关键是要了解房室结动脉的供血。下壁心肌梗死时闭塞的血管多为右冠状动脉,房室结动脉90%来自右冠状动脉,如右冠状动脉闭塞时房室结动脉供血受到影响,房室结缺血可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也可发生房室传导阻滞,但机会比下壁梗死少得多,只有当心肌坏死严重,面积大,累及间隔的束支传导系统时才会出现房室传导阻滞,预后比下壁梗死时发生的房室传导阻滞严重得多。
[单选题]男,50岁。3年前曾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现持续黄疸1个月,肝大肋下3cm,血清总胆红素为70μmol/L ,BUS显示胆总管扩张直径2cm以上。下述哪种检查方法效果最好
PTC
解析:提干提到现持续黄疸1个月,肝大肋下3cm,血清总胆红素为70μmol/L ,BUS显示胆总管扩张直径2cm以上,因患者有明显的胆总管(正常约0.8cm)扩张,故选PTC。选E。
[单选题]患者,男,48岁。慢性肝炎病史15年,因呕血、柏油样便2天入院。查体:嗜睡,行为异常,巩膜黄染,有肝掌、蜘蛛痣,腹软,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10cm,质中等,移动性浊音阳性,扑翼样震颤阳性,经治疗后患者清醒。下列治疗措施不正确的是
加强营养,每人每天补充蛋白质不少于40g
解析:依据患者肝炎病史、症状及体征可诊断为肝性脑病。肝性脑病患者应调整饮食结构,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但必须保证热能供给。急性起病数日内禁食蛋白质,神志清醒后从蛋白质20g/d开始逐渐增加至1g/(kg?d)。慢性肝性脑病患者无禁食必要。
[单选题](2013)酶与无机催化剂催化反应的不同点是
催化活性的可调节性
解析:酶与一般催化剂相比有以下特点:
1.反应条件温和,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
2.专一性强,一种酶只作用一种或一类物质,产生一定的产物
3.酶的催化效率极高
[单选题](2013)可将肝外组织胆固醇转运至肝的主要脂蛋白是
HDL
解析:血浆脂蛋白是脂类运输的重要形式,主要包括:①乳糜微粒(CM):主要功能是运输外源性三酰甘油及胆固醇酯。正常人血浆中CM代谢迅速,半衰期最短;②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主是在肝细胞合成,其主要功能是运输内源性三酰甘油;③低密度脂蛋白(LDL):由血浆VLDL转变而来,它的主要功能是转运肝合成的内源性胆固醇;④高密度脂蛋白(HDL):主要是在肝脏合成,其主要功能是将肝外组织中的胆固醇运到肝内进行代谢,在抵抗动脉粥样硬化中起重要作用。
[单选题]在饥饿早期,机体首先进行的供能形式是
消耗储备糖原
解析:饥饿早期,机体首先利用肝脏及肌肉的糖原储备消耗以供能直至糖原耗尽,然后再依赖糖异生作用。此时,机体能量消耗下降,肝脏及肌肉蛋白分解以提供糖异生前体物质,蛋白质合成下降。随后,脂肪动员增加,成为主要能源物质,以减少蛋白质消耗。故选C。
[单选题]初产妇,28岁。足月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心功能Ⅱ级。检查:枕左前位,胎心率正常,无头盆不称,决定经阴道分娩。其产程处理,正确的是
胎肩娩出后腹部放置沙袋并用腹带包扎固定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的理解记忆与临床处理判断能力。主要涉及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产程中的处理问题。分娩期特别是第二产程中,心脏负担最重。胎儿娩出后腹腔内压力骤减,回心血量骤增,加之子宫收缩,大量血液进入循环血中,容易造成心力衰竭。上述理论基础的正确理解,对于临床产程正确处理具有关键性指导作用。有些考生认为出现心力衰竭征象时吸氧正确,至少说明他们认为吸氧有利于产妇,只是应该全程吸氧,而非出现心力衰竭时才采取此项措施。其余处理均存在原则错误,选择人数较少,多为概念不清,原则不懂,随机选择。